[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残压采集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1010.5 | 申请日: | 2013-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6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东;郭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定子 绕组 采集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定子绕组的残压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残压采集电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正常运行的交流电动机突然失去外加电源电压后,其转子电流将在定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压。该感应电压并不立即减小到零,而是保持一定的时间,此电压被称为失电残余电压,简称残压。失电残压是交流电动机在使用中的普遍现象,由于残压的存在,不但对电机造成影响,而且会影响电源的稳定,因此交流电动机失电残压无论是对电动机还是对电源都是有害的。然而失电残余电压有时又是可以利用的,如用于快速制动、转子绕组故障诊断等。因此有必要利用失电残余电压解决一些技术问题,使失电残余电压起到好的作用。
在离散变频软起动系统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根据电动机的转速进行各频段的切换,在离散变频频段中,电源电压不总是在电动机定子端的,而是间隔地存在三相都不导通的时间段,且该状态持续时间较长,即会产生失电残余电压,所以有必要把该残压利用起来,发挥残压对系统有利的一面,利用电机定子绕组的残压来确定电机转子转速,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结构简单、接线方便、工作可靠性高的电机定子绕组残压采集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残压采集电路,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接线方便,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高,实现成本低,实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残压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接的电压采集电路模块、差分放大电路模块和信号调理电路模块;所述电压采集电路模块包括用于对电机定子A相绕组电压进行采集的A相电压采集电路、用于对电机定子B相绕组电压进行采集的B相电压采集电路和用于对电机定子C相绕组电压进行采集的C相电压采集电路,所述差分放大电路模块包括用于将A相电压和B相电压转换为A相绕组与B相绕组之间的AB线电压的第一差分放大电路,用于将B相电压和C相电压转换为B相绕组与C相绕组之间的BC线电压的第二差分放大电路,以及用于将C相电压和A相电压转换为C相绕组与A相绕组之间的CA线电压的第三差分放大电路;所述A相电压采集电路和B相电压采集电路均与所述第一差分放大电路相接,所述B相电压采集电路和C相电压采集电路均与所述第二差分放大电路相接,所述C相电压采集电路和A相电压采集电路均与所述第三差分放大电路相接;所述信号调理电路模块包括用于对AB线电压信号进行异相求和调理的AB线电压信号调理电路、用于对BC线电压信号进行异相求和调理的BC线电压信号调理电路和用于对CA线电压信号进行异相求和调理的CA线电压信号调理电路;所述第一差分放大电路与AB线电压信号调理电路相接,所述第二差分放大电路与BC线电压信号调理电路相接,所述第三差分放大电路与CA线电压信号调理电路相接。
上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残压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电压采集电路包括电阻RPL1、电阻RPL4和瞬态抑制二极管TPL1,所述电阻RPL1的一端与电机的A相定子绕组相接,所述电阻RPL1的另一端与电阻RPL4的一端和瞬态抑制二极管TPL1的一端相接且为所述A相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出端UA,所述电阻RPL4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PL1接地,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TPL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B相电压采集电路包括电阻RPL2、电阻RPL5和瞬态抑制二极管TPL2,所述电阻RPL2的一端与电机的B相定子绕组相接,所述电阻RPL2的另一端与电阻RPL5的一端和瞬态抑制二极管TPL2的一端相接且为所述B相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出端UB,所述电阻RPL5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PL1接地,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TPL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C相电压采集电路包括电阻RPL3、电阻RPL6和瞬态抑制二极管TPL3,所述电阻RPL3的一端与电机的C相定子绕组相接,所述电阻RPL3的另一端与电阻RPL6的一端和瞬态抑制二极管TPL3的一端相接且为所述C相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出端UC,所述电阻RPL6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PL1接地,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TPL3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10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机器人手驱动装置的工业机器人
- 下一篇:组合式大尺寸共板法兰风管加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