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燃烧有机废污水的煤气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4452.0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3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顺;顾朝晖;王洪营;刘伟;孔秋福;宋仁委;杨国洞;曹重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48 | 分类号: | C10J3/48;C10J3/50;C10J3/76;C10J3/72;C10J3/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731 河南省新乡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有机 污水 煤气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压粉煤气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种适应性强,煤气化效率高,适合大型化生产的可燃烧有机废污水的煤气化装置。
背景技术
煤气化技术是所有煤化工产业的核心龙头技术,无论是IGCC热电多联产,或者是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以及煤制合成氨及其他化工产品,高效清洁的煤气化生产装置技术必然能够使其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由于目前运行的各种加压煤气化技术,存在有进料方式单一,喷嘴个数及布置不合理,氧气加入位置不完善,合成气带水严重等问题。同时由于成本因素导致企业经常在各种煤种之间相互切换。同时煤化工及其下游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也产生着大量的污水,如何处理及利用这些高浓度有机废污水及其它行业所产生的污水等也是行业的一大难题。因此企业对于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高效环保煤气化工艺装置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煤种适应性强,煤气化效率高,产气量大和能够处理有机废污水的可燃烧有机废污水的煤气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有机废污水储罐、氧气储罐、干煤粉储罐和水储罐,干煤粉储罐和水储罐分别与水煤浆储罐的进口相连,所述有机废污水储罐、氧气储罐、干煤粉储罐和水煤浆储罐的出口分别与设在燃烧器顶部的烧嘴部件相连;烧嘴部件穿过燃烧器的顶部,与设在燃烧器内部的膜式水冷壁内部相连,所述氧气储罐通过管道与设在燃烧器中部的增氧增气喷嘴相连,增氧增气喷嘴穿过燃烧器与膜式水冷壁的内部相连,所述水储罐与膜式水冷壁的进口相连,氧气储罐和增氧增气喷嘴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三三通,膜式水冷壁的蒸汽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三三通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燃烧器的底部设有连接筒,连接筒穿过水冷器的顶部,并设在水冷器的内上部,水冷器的一侧上部设有合成气出口,水冷器的下部设有出渣口,连接筒的外部设有多层折流升气筒,所述的合成气出口通过管道与合成气储罐相连。烧嘴部件至少由三个烧嘴构成,其中,一个烧嘴为主烧嘴,主烧嘴设在燃烧器顶部的正中心位置上,其余烧嘴以主烧嘴为中心等距环形均匀分布在主烧嘴的四周;所述烧嘴的结构由四个通道构成,第一通道的外部套装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外部套装有第三通道,第三通道的外部盘绕有第四通道,所述第四通道为盘管。所述多层折流升气筒包括套装在连接筒外部的筒体、设在筒体底部与其为一体结构的集汽罩,设在集汽罩下部的第一集汽罩和第二集汽罩,所述集汽罩,第一集汽罩和第二集汽罩分别通过相应的连接筋板与连接筒的外圆周表面相连。所述集汽罩,第一集汽罩和第二集汽罩的结构为顶部和底部开口的漏斗状结构,其顶部开口的直径小于底部开口的直径,所述集汽罩,第一集汽罩和第二集汽罩顶部开口直径相同,集汽罩底部开口的直径大于第一集汽罩底部开口的直径,第一集汽罩底部开口的直径大于第二集汽罩底部开口的直径。所述氧气储罐与烧嘴第一通道之间的管道上并联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干煤粉储罐与烧嘴第二通道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加压泵,第三阀门,所述水煤浆储罐与烧嘴第三通道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二加压泵,第五阀门,所述有机废污水储罐与烧嘴第四通道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六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和烧嘴第二通道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三通,第五阀门和烧嘴第三通道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三通,所述第一三通的第三端通过第四阀门与第二三通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三三通和增氧增气喷嘴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七阀门。所述燃烧器的上部设有大法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44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渣土改良泡沫剂发泡性能鉴定装置
- 下一篇:富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