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箱式电机滑动轴承的正压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7063.0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4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运生;陈建军;吴宣东;温培艳;李丛德;徐长庚;杜振坤;黄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F16J15/4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张晓萍 |
地址: | 473008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式 电机 滑动 轴承 正压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滑动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式电机滑动轴承的正压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箱式电机上安装的端盖式滑动轴受电机内风路负压的影响,轴承箱内的润滑油容易被抽吸到电机内部,造成电机内部线圈被污染,绝缘性能降低,轴承箱内的润滑油减少,轴承缺少润滑油导致轴瓦温度高,严重时导致轴承抱死。以上情况对高转速、大功率电机尤为严重。现有技术中为解决轴承负压漏油采取的技术措施有:1、对滑动轴承采取加强轴承内盖密封的措施,效果不太理想,并且不能长期保证轴承的密封效果;2、将外部压力空气引入轴承内盖处,可起到密封作用,但需要的外部压力空气较多,管路及操作复杂,耗费较多的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箱式电机滑动轴承的正压密封结构,可自动、持续、长期为滑动轴承提供正压密封气体,且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绿色环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式电机滑动轴承的正压密封结构,它包括电机主体,与电机主体连接的电机冷却器,所述的电机的滑动轴承内盖与电机转轴连接处设置有两道密封圈,两道密封圈和滑动轴承内盖及电机转轴外表面形成环形的正压密封空腔,正压密封空腔上开设有通孔,正压密封空腔通过通孔与滑动轴承内盖外侧的空气相通;所述电机定子铁心和电机冷却器之间设置有正压气密封通道,正压气密封通道的两端与电机的端盖固定连接,正压气密封通道在电机定子铁心和电机冷却器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进风孔,正压气密封通道在电机两端滑动轴承内盖的位置处开设有出风孔,进风孔和出风孔之间的通道封闭设置,出风孔和正压密封空腔上的通孔通过柔性管连通。
所述的正压气密封通道包括圆钢管内腔,圆钢管上位于电机定子铁心和电机冷却器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进风孔,圆钢管上位于电机两端滑动轴承内盖的位置处开设有出风孔,进风孔和出风孔之间的通道通过圆钢管的内外壁面封闭。
所述的正压密封空腔上开设的通孔为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电机内风扇及电机转子为电机内风路提供压头,形成内风路循环,电机内风路的冷却气体为克服电机冷却器的阻力,必然会在电机定子铁心和电机冷却器之间的空间产生一个高于大气压的压力场,电机定子铁心和电机冷却器之间的空间的压力气体通过正压气密封通道、柔性管源源不断的进入滑动轴承内盖的环形正压密封空腔,将正压密封空腔内电机内风扇产生的负压抵消掉,从而起到持续的正压密封作用,保证正压密封的可靠性;
2.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电机内部正常通风散热时产生的气体,作为正压密封的气源,电机运转后可自动为电机轴承提供源源不断的正压气体,并且可长期确保滑动轴承正压密封的可靠性,即使滑动轴承内盖处的密封出现磨损,也可依靠正压密封,避免电机出现负压漏油问题;
3. 本实用新型的正压密封不需引入外界动力气源,节约了用户现场的动力能源,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密封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正压密封通道和滑动轴承正压密封空腔之间采用柔性管连接,具有安装和拆卸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内风路流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主体,与电机主体连接的电机冷却器8,电机的滑动轴承内盖1与电机转轴3连接处设置有两道密封圈,即密封圈10和密封圈13,密封圈10和密封圈13与滑动轴承内盖1及电机转轴3外表面形成环形的正压密封空腔2,正压密封空腔2上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为螺纹孔,正压密封空腔2通过通孔11与滑动轴承内盖1外侧的空气相通;所述电机定子铁心6和电机冷却器8之间设置有正压气密封通道7,正压气密封通道7的两端与电机的端盖9固定连接,正压气密封通道7包括圆钢管12的内腔,圆钢管12上位于电机定子铁心6和电机冷却器8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进风孔14,圆钢管12上位于电机两端滑动轴承内盖1的位置处开设有出风孔15,进风孔14和出风孔15之间的通道通过圆钢管的内外壁面封闭,出风孔15和正压密封空腔2上的通孔11通过柔性管5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7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