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铁路平面溜放调速和驼峰溜放防止车辆溜逸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3233.1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8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楠;王增力;陆文庆;卢刚;蔡云峰;石玉莹;陈安观;方亚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00 | 分类号: | B61L2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宋国荣 |
地址: | 430077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铁路 平面 溜放 调速 驼峰 防止 车辆 系统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铁路平面溜放调速和驼峰溜放防止车辆溜逸的系统,应用于铁路运输货运编组站尾部平面溜放作业的自动调速及防溜控制。
背景技术
铁路编组场尾部(编尾场)平面溜放调车作业是一种利用机车动能加速推送车辆前行,将前行的车辆脱钩,同时机车减速,车辆利用惯性继续前行(溜放),按照道岔的开向位置进入不同股道停车的编组调车作业方法(俗称平面溜放作业)。进入股道的运动车辆通过减速控制与该股道停留的既有车辆在3km/h以下的速度连挂,组成新的车辆编组。
目前编组场尾部平面溜放的减速控制还处于人工状态,大量采用车辆自带的人力手闸调速或人工往钢轨上放止轮器(铁鞋)进行调速。
人工手闸调速需要人员在溜放车辆上以人力用车辆自带的手闸给溜放车辆车轮施加制动力减速溜放车辆。这种方法制动力小,制动力不足时会产生车辆冲撞危险和人身安全。同时每一钩溜放的车辆都要配置一到四名有经验的制动人员,劳动效率低。
铁鞋制动是人工在地面将止轮器放置于铁轨上,强制溜放车辆的车轮停止转动,以车轮轨踏面与钢轨的强制平面磨擦代替正常滚动摩擦消耗动能。这种方式易发生卡鞋带来的脱轨、制动不当带来的冲撞及忘记撤出铁鞋带来的倒拉铁鞋等安全问题,同时会对车轮踏面造成损伤。铁鞋的遗失对铁路正线行车具有较严重的安全隐患。人工控制的铁鞋调速无法实现自动联挂,效率低下。铁鞋制动需要在编组场尾部的每一股道配置一到二个有经验的人员放置铁鞋,劳动效率低。
编组场头部驼峰溜放作业是调车机车将欲解体的车辆推送到一个人工建设形像于骆驼驼峰坡道的顶部,利用峰顶和编组场股道高度差产生的位能加速车辆溜放,溜放车辆按道岔的位置进入不同编组场股道,通过调速系统与股道停留的车辆以小于3km/h的速度连挂。为防止驼峰溜放车辆溜出编组线发生事故,编组场尾部股道安装有防溜系统(停车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铁路平面溜放调速和驼峰溜放防止车辆溜逸的系统,该系统可用于编组场尾部(编尾)平面溜放调车作业的区域,且劳动效率较高,安全可靠。系统在完成平面溜放调速控制的同时具备驼峰溜放防溜系统功能(停车器)。
减速器系统由驼峰运用单方向减速运用,在编尾设定为双方向减速运用,在驼峰溜放运用时设定缓解为常态模式,在编尾运用时设定制动为常态模式。同一股道的平面溜放调速系统在牵出线平面溜放作业时是调速系统,在编组场驼峰溜放作业时是防溜系统(停车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时用于驼峰防溜作业和铁路平面溜放作业调速的系统,包括设置在编尾场股道入口且距编尾场股道调车信号机80至120m位置的钳夹式减速器、设置于减速器打靶区终端至编尾场股道的变坡点区间的减速顶、设置于调车信号机、钳夹式减速器之间的测速范围为钳夹式减速器前后15m区域范围内的测速雷达和钳夹式减速器控制电路,钳夹式减速器安装位置设置有占用条件为雷达开机条件的减速器区段轨道电路,减速器区段轨道电路的输出连接测速雷达的输入,测速雷达的输出连接钳夹式减速器控制电路的输入,钳夹式减速器的状态控制电磁阀常态情况下的输出,控制钳夹式减速器制动轨使钳夹式减速器处于制动状态(即钳夹式减速器的常态为制动态)。
本实用新型的减速器区段轨道电路和测速雷达之间设有轨道电路继电器,减速器区段轨道电路的输出通过轨道电路继电器连接测速雷达的输入;测速雷达与钳夹式减速器控制电路之间设有采集处理模块,测速雷达的输出通过采集处理模块连接钳夹式减速器控制电路的输入。
本实用新型将应用于编组场尾部平面溜放作业和驼峰防溜作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大量采用计算机及嵌入式技术,可以减少作业人员,提高编尾场的平面溜放调速作业的效率,减少作业的安全隐患。同时因为编组场尾部的减速器兼有防溜控制功能,使编组场尾部平面调车作业彻底摆脱了铁鞋,保证运输安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成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布置于编尾场股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3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元塞式矢量喷管
- 下一篇:一种柴油机气缸活塞及应用该燃烧室的柴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