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离开关操作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3793.6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5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于力;李长春;戴红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鼎鼎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H01H3/40;H01H3/36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帅玲 |
地址: | 44100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开关 操作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隔离开关的手动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隔离开关的手动操作机构装置一直采用传统的方式,如图3所示,即将拐臂4固定在动触头连接轴3上,连接在操作盘9上的连杆6与拐臂4连接,上下操作手操把手8,便可进行隔离开关的分合闸操作。合闸顺序:将手操把手8向上操作,带动操作盘9逆时针旋转,通过连杆6推动拐臂4以动触头连接轴3为圆心做顺时针旋转(动触头连接轴3与动触头2为一体),达到合闸的目的,反之为分闸。但上述分、合闸操作存在以下缺点:
1、操作盘9的分、合闸位置已定位,不能调节;
2、隔离开关、操作盘9的相对位置应合适,才能达到正确分、合闸的目的。隔离开关、操作盘9相对位置如有改变,拐臂4的相应角度也要改变,虽然连杆6的长度可以调节,但如果拐臂4角度不正确,即使操作盘9分、合到位,而隔离开关却分、合不到位(隔离开关有限位装置),还需调节拐臂4的相应角度。拐臂4的相应角度调节起来费时费力,只能根据经验,现场调整,安装调试完成整个操作机构需3小时以上。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开关操作机构,以实现安装、调整快捷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隔离开关本体上装有上接线端子、动触头、动触头连接轴、下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链轮二固定在动触头连接轴上,链轮二经链条与链轮一连接,链轮一与伞齿轮二固定在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的横轴上,伞齿轮一与伞齿轮二相啮合,伞齿轮一固定在隔离开关操作机构操作手柄的轴上。
顺、逆时针摇动操作手柄,完成合、分闸动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复杂的调整程序,通常情况下安装只需0.5小时左右,安装简单,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为图1的操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2中:上接线端子1;动触头2;动触头连接轴3;链轮二4;隔离开关本体5;下接线端子7;链条8;伞齿轮二9;链轮一10;伞齿轮一11、操作手柄12;轴13。
图3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简图。
图3中:上接线端子1;动触头2;动触头连接轴3;拐臂4;隔离开关本体5;连杆6;下接线端子7;操把手8;操作盘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隔离开关本体5上装有上接线端子1、动触头2、动触头连接轴3、下接线端子7,链轮二4固定在动触头连接轴3上,链轮二4经链条8与链轮一10连接,链轮一10与伞齿轮二9固定在隔离操作机构的横轴上,伞齿轮一11与伞齿轮二9相啮合,伞齿轮一11固定在隔离开操作机构上的操作手柄12的轴13上。
顺时针摇动操作手柄12,带动伞齿轮一11、伞齿轮二9、链轮一10转动,链条8带动链轮二4、动触头连接轴3、动触头2旋转,完成合闸动作。反之,完成分闸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鼎鼎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鼎鼎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37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改善磁性能的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