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水包用铝碳化硅碳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0880.0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3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口欣立耐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2 | 分类号: | B22D4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郭元艺 |
地址: | 1151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水 包用铝 碳化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冶金行业铁水包耐火衬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水包用铝碳化硅碳砖。
背景技术
铁水包系用于铸造车间浇注作业,在炉前承接铁液后,由行车运到铸型处进行浇注。随着炼钢工艺的不断向前发展。为了冶炼特种钢的需要,以及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缩短转炉和电炉的冶炼时间并且要练出优质的钢材,炼钢厂对受铁铁水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由以前的无预处理直接受铁发展到现在在铁水包中对铁水进行脱硫、脱磷、脱硅等预处理工艺。这使得铁水包耐火层的工作条件愈来愈苛刻。
目前,铁水包包底工作衬一般采用镁碳砖砌筑,采用上下层,其中下层一般选用直砖平铺,上层一般选用楔形砖立砌。常规砌筑方法受中心砖砖型限制,会出现以下问题:(1)耐火砖与耐火砖之间的缝隙较大,不能满足砌筑标准;(2)砌筑面整体稳定性差,砖缝较难控制;(3)现有砖型设计砌筑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衬耐火砖与耐火砖的接触面平整,耐火砖与耐火砖之间的缝隙小,稳定度强,砌筑效率高的铁水包用铝碳化硅碳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铁水包用铝碳化硅碳砖,其铝碳化硅碳砖本体呈四叶片柱状结构,其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三叶片及第四叶片为对应空间尺寸相同的长方体;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三叶片及第四叶片彼此垂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比呢实用新型在所述铝碳化硅碳砖本体的下底面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耐火砖与工作衬耐火砖的接触面平整,通过与其它种类耐火砖的配合,耐火砖与耐火砖之间的缝隙小,炉底结构整体稳定。铝碳化硅碳砖本体下底面通过采用凹槽结构,可方便调运与砌筑,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于转炉炉底工作衬砌筑示意图。
图中:1、铝碳化硅碳砖本体;101、第一叶片;102、第二叶片;103、第三叶片;104、第四叶片;2、凹槽;3、永久层;4、包底;5、包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铁水包用铝碳化硅碳砖,其铝碳化硅碳砖本体1呈四叶片柱状结构,其第一叶片101、第二叶片102、第三叶片103及第四叶片104为对应空间尺寸相同的长方体;第一叶片101、第二叶片102、第三叶片103及第四叶片104彼此垂直。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铝碳化硅碳砖本体1的下底面设有凹槽2。
参见图1所示,为便于调运与砌筑,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在所述铝碳化硅碳砖本体1的下底面设有凹槽2。
参见图2所示,3为永久层;4为包底;5为包嘴。包底砌筑前,应根据设计尺寸进行定位放线,找出包底中心线和包底砌砖的十字中心点,并在底板上铺以规定厚度的蜡石砖。包底砖采用干砌。每砌完一层砖后,砖缝内应灌满与砖成分相适应的干耐火粉。当采用组合砖砌筑时,各砖应对号入座。
可以理解地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子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欣立耐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营口欣立耐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08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电路及用于操作开关电路的方法
- 下一篇:逆变器装置以及太阳光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