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跨骑式摩托车的遮挡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6543.4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1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翌竣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3/00 | 分类号: | B62J2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佳斐;蔡胜利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骑 摩托车 遮挡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遮挡构造,尤其指一种提供可避免地面水或污泥,进入该后置物空间内来侵蚀置放于后置物空间内的电机部品如高压电子点火器,藉此可确保该电机部品如高压电子点火器能正常的运作,进而可提升摩托车的使用功效的跨骑式摩托车的遮挡构造。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跨骑式摩托车1的后座11与后座挡泥板13之间设置有后置物空间12,该后置物空间12可供一些电机部品(图式中未绘出)、如高压点火器(CDI)等置放,另为让乘坐于后座12的乘客有一稳定的乘坐性,该跨骑式摩托车1会于车体后方二侧,且系位于该后座11的下方处设置有后座扶手14。
如图1、2所示,该后座扶手14系连结于跨骑式摩托车1的车架(图中未绘出)上,该跨骑式摩托车1的后车体二侧盖设有后侧车体盖15,并藉由该后侧车体盖15将该后座扶手14予以部分的遮蔽(由车体侧视观之),藉此来提升该跨骑式摩托车1的整体的商品性。然而、为让该后座扶手14便利后座11乘客扶握,因此该后侧车体盖15的下端朝车体后方形成向上翘起的弧形开口部151,该后座扶手14即位于该开口部151处,藉此当乘坐于该后座11的乘客欲使用该后座扶手14时,系可将手伸入该后侧车体盖15的开口部151内来扶握该后座扶手14,藉此来获得一稳定的乘坐效果。
如图1、3所示,该跨骑式摩托车1后方,即后座11下方设有后轮16,因此当该跨骑式摩托车1行驶于积水区域时,该后轮16会将该地面的积水或污泥带起而喷向该后座挡泥板13,该后座挡泥板13可将绝大部分的地面水与污泥予以阻挡,以避免该地面水与污泥喷进该后置物空间12内,而污染到置放于该后置物空间12内的电机部品。然而、一小部 分的地面水被后轮16带起喷出后,该一小部分的地面水会由该后侧车体盖15的开口部151处流入该后置物空间12内,该流入该后置物空间12内的一小部分的地面水会侵蚀置放于该后置物空间12内的电机部品,严重时该电机部品等会损伤而无法运作,进而造成该跨骑式摩托车1被迫停止运作而无法行驶。是以如何提供一种跨骑式摩托车后置物空间一良好的遮蔽机构,藉此来避免后轮所卷起的地面水流入该后置物空间内,已为摩托车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遮挡构造,主要系在于要克服习用跨骑式摩托车因设置后座扶手后,后轮所卷扬起的地面水份进入容置有电机部品的后置物空间,并对该电机部品侵蚀而造成摩托车无法运作的缺失。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遮挡构造,该摩托车具有车架单元,该车架单元朝车体后延设形成座位安装部,该座位安装部的上方可供座垫构件安装,该座垫构件具有朝车体前方设置的前座,以及朝车体后方设置的后座,另该车架单元的座位安装部下方安装有挡泥板,该挡泥板与该后座可界定出一后置物空间,该后置物空间可供电机部品容置,该后置物空间上盖设有遮蔽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该车架单元的座位安装部的后座安装区的二侧上方设有复数个安装钩件;该遮蔽件设置有复数个嵌固槽,该嵌固槽与该车架单元的安装钩件相对应,藉此该遮蔽件可藉由该嵌固槽嵌设于该安装钩件上,来令该遮蔽件被稳固的盖设后置物空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该车架单元的座位安装部的后座安装区的二侧上方设有复数个安装钩件,该安装钩件可供后座钩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该车架单元的后座安装部的二侧侧边分别连结有后座扶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该遮蔽件为单件式,并可将该后置空间的全部予以遮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该遮蔽件为双件式,并可将该后置空间 的大部份予以遮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该电机部品为高压电子点火器。
本实用新型藉由上述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由于该后置空间上方设置遮蔽件,并藉由该遮蔽件来将该后置空间的一大部分或全部予以遮蔽,藉此可避免该跨骑式摩托车的后轮所卷扬起的地面水或污泥,进入该后置物空间内来侵蚀置放于后置物空间内的电机部品如高压电子点火器,藉此可确保该电机部品如高压电子点火器能正常的运作,进而可提升跨骑式摩托车的使用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摩托车部分示意图。
图2是习知摩托车后座扶手的配置示意图。
图3是习知摩托车地面水喷入后置物空间的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部分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部分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65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速环绕传输网
- 下一篇:一种基板玻璃用马弗炉的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