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硫槽清渣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3090.X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6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新;陈斌;王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6/00 | 分类号: | B01J6/00;C01B17/027;C01B17/02;B08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硫槽清渣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硫槽清渣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熔硫槽清渣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因原料硫磺中含有很多杂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大量杂质沉积在熔硫槽底部,助滤泵无法将杂质抽起,导致杂质越积越多,并附着在蒸汽盘管上影响换热效率,导致熔硫效率低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防止熔硫槽底部沉积的清渣辅助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熔硫槽清渣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从熔硫槽上方伸入其内部的槽底清扫装置。
进一步讲,槽底清扫装置包括固定在熔硫槽上方的滑动轨道、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下沿所述滑动轨道移动的连接杆、及固定在所述连接杆端头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在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下转动。
还可以,槽底清扫装置包括与高压气源连通的导气管,导气管的出口对准熔硫槽底部。
还可以,导气管的出口与清渣管连通,所述清渣管与熔硫槽底部相平行,清渣管上设有多个孔。
还可以,槽底清扫装置还包括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与导气管连接,能牵引导气管移入或移出熔硫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槽底清扫装置不断的清扫熔硫槽底部的杂质,使杂质翻起,然后被滤泵抽出至过滤机分离实现清渣,这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防止熔硫槽底部沉积,熔硫槽的蒸汽盘管周围杂质减少,使蒸汽盘管换热效率充分发挥,熔硫效率大大提高。
槽底清扫装置包括固定在熔硫槽上方的滑动轨道、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下沿所述滑动轨道移动的连接杆、及固定在所述连接杆端头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在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下转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杆带动搅拌杆至熔硫槽底部,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转动使熔硫槽底部的杂质翻起,然后被滤泵抽出至过滤机分离实现清渣。
槽底清扫装置包括与高压气源连通的导气管,导气管的出口对准熔硫槽底部,导气管引导高压气体吹向熔硫槽底部,使熔硫槽底部杂质翻起,然后被滤泵抽出至过滤机分离实现清渣。
导气管的出口与清渣管连通,清渣管与熔硫槽底部相平行,清渣管上设有多个孔,导气管的高压气体进入清渣管后,通过清渣管的孔吹向熔硫槽底部,吹气的面积更大。
槽底清扫装置还包括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与导气管连接,能牵引导气管移入或移出熔硫槽,需要清渣时把导气管移入熔硫槽,不需要清渣时把导气管移出熔硫槽,可以延长导气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俯视图。
如图,滑动轨道1、连接杆2、搅拌杆3、导气管4、清渣管5、气体流动方向6、熔硫槽搅拌浆7、硫磺进口8、硫磺出口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槽底清扫装置包括固定在熔硫槽上方的滑动轨道1、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下沿所述滑动轨道1移动的连接杆2、及固定在所述连接杆2端头的搅拌杆3,所述搅拌杆在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下转动。
如图2所示,槽底清扫装置包括与高压气源连通的导气管4、牵引装置,导气管4的出口对准熔硫槽底部,牵引装置与导气管4连接,能牵引导气管4移入或移出熔硫槽。
如图3所示,槽底清扫装置包括与高压气源连通的导气管4、清渣管5,导气管4的出口与清渣管5连通,清渣管5与熔硫槽底部相平行,清渣管5上设有4个孔。
如图4、图5所示,槽底清扫装置包括与高压气源连通的导气管4,导气管4的4个出口对准熔硫槽底部,熔硫槽搅拌浆7设置在熔硫槽内,硫磺从硫磺进口8进入熔硫槽,经熔硫槽搅拌浆7搅拌后,从硫磺出口9流出熔硫槽,导气管4内的气体顺着气体流动方向6流动。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记载的优选技术方案,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除权利要求书记载的保护范围,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30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酯化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铅酸蓄电池配酸系统用配酸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