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火驱辅助重力泄油注采工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2364.6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4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于晓聪;刘利;彭松良;袁爱武;汪小平;高立江;阚长宾;张成博;许俊岩;包琳;刘锦;陈萍;吕义祥;宋阳;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穆魁良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重力 泄油注采 工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烧油层开采领域,尤指一种火驱辅助重力泄油注采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火烧油层开采技术是利用油层内原油的一部分重质成分作燃料,不断燃烧生热,把油层中的原油驱出,较其他采油方式具有适用范围广、驱油效率高、成本低等诸多优势,可以成为稠油开采的有效接替技术。将火烧技术应用于水平井,可达到火驱辅助重力泄油的效果。火驱辅助重力泄油生产过程中典型的特点就是高温(最高超过700℃)、高气油比、产液温度变化范围大、生产过程中管柱作业次数直接影响火线前缘的稳定推进,对于中深层稠油油藏,这些特点对于水平生产井的正常生产影响尤其大。其中高气油比是指原油中轻烃、蒸汽和油液的比例会因火烧油层而大幅上升,当大量气体进入泵后,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使泵效降低,当气量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泵无法抽出油液。
常用的火驱生产管柱结构单一,主要是由油管串接防气泵再串接气锚而形成,其中气锚根据气液密度的不同,通过螺旋结构把气液进行分离,液体进入抽油泵抽到地面,气体进入油套环空,然后排出井外;而防气泵通过强开强闭的作用排液,即使液体中含有少量的气体也不会影响泵的正常生产,由此解决了高气油比带来的泵效降低的问题。
然而,上述火驱生产单一管柱仍然无法解决有效控制产液温度的问题。在火驱生产中,井下油液最高超过700℃,最低可低于原油拐点温度(拐点温度指在某个温度条件下,稠油的粘度明显降低,与普通稀油粘度相当),当井下温度太高、超过管柱的耐温极限时,就会使管柱寿命大幅降低,甚至出现损坏破裂导致管件报废;当温度太低时,井筒中的稠油难以流动,为举升作业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所以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目前也有作业人员为解决监测井下温度的问题,将生产管柱提出井外,再下入测温管柱对井下进行测温,而每次更换管柱还需要压井操作以防止井喷,作业繁琐、耽误工时、浪费人力,同时火驱生产过程中水平生产井的频繁压井作业还会使大量低温的压井液对地层造成伤害,尤其对火线前缘稳定推进造成直接影响(部分油层由高温氧化区进入低温氧化区,影响燃烧的效果),因此将直接导致火驱生产无法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生产工艺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驱辅助重力泄油注采工艺系统,通过在生产井内下入生产管柱、监测管柱和注入管柱三套管柱,实现三管独立作业,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温压实时监测、井下油气分离、良好控制产液温度以及无需反复压井保证火驱燃烧效果的多重功能和优势。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所实现的:
一种火驱辅助重力泄油注采工艺系统,在生产井内设有注入管柱、监测管柱和生产管柱三套彼此独立的管柱,在注气井内设有注气管柱;其中,生产井注入管柱包括顺序串接的隔热管、筛管和导锥;生产井监测管柱包括顺序串接的监测管、筛管和导锥,所述监测管中还设有多个温压监测装置;生产井生产管柱包括顺序串接的空心杆、油气分离装置、筛管和导锥;注气井注气管柱包括顺序串接的油管和封隔器,注气管柱末端设有喇叭口。
如上所述的火驱辅助重力泄油注采工艺系统,沿生产井井口向下具有直井段和水平井段,其中,所述注入管柱和监测管柱下入到水平井段,而所述生产管柱仅下入到直井段。
如上所述的火驱辅助重力泄油注采工艺系统,所述监测管柱的监测管为无接箍油管,无接箍油管内在直井段设有至少一个泵下温压监测装置,在水平井段设有至少一个水平段温压监测装置。
如上所述的火驱辅助重力泄油注采工艺系统,所述泵下温压监测装置和水平段温压监测装置均包括用于测温的热电偶和用于测压的毛细管,且水平段温压监测装置的热电偶和毛细管均匀分布于水平井段监测管柱中。
如上所述的火驱辅助重力泄油注采工艺系统,所述生产管柱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气锚及设于气锚上部的防气泵。
如上所述的火驱辅助重力泄油注采工艺系统,所述生产管柱的空心杆内还设有电加热电缆。
如上所述的火驱辅助重力泄油注采工艺系统,所述注气井的井底距离所述生产井水平段末端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都在5-10m之间。
借由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23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分布式电源接入柜的光伏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谐波滤波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