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乘用车中间扶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2790.6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8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罗家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6 | 分类号: | B60N2/46;B60R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用车 中间 扶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尤其涉及一种乘用车中间扶手结构。
背景技术
乘用车中间扶手结构一般由上盖板与下部壳体两部份组成,上盖板主要是用来给驾车或乘车者搁手,以消除驾车疲劳,下部壳体主要用来存放杂物及支撑上盖。现有技术的乘用车中间扶手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上盖板1与下部壳体2,上盖板1主要包括表皮11和骨架12,下部壳体2主要包括内壳体21和外壳体22,其内壳体21和外壳体22的高度相同,在使用过程中当使用者将手搁在扶手上时,上盖板的表皮11会碰到下部壳体中的外壳体22,产生咯吱咯吱的声响,严重影响了使用者的乘坐舒适性,容易造成使用者的心情烦躁,存在驾车事故风险。造成此异响的原因是上盖板与下部壳体之间存在2~3mm的间隙,上盖板的支点是位于前端的两个橡胶缓冲块及后端两侧转轴,当使用者将手搁在扶手上盖板中间部位时,扶手上盖板因受重力而产生向下弯曲变形,使得包覆在上盖板上的PVC表皮11与下部壳体的外壳体22之间产生摩擦,从而产生异响,严重影响了乘坐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乘用车中间扶手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乘用车中间扶手结构,包括上盖板与下部壳体,所述下部壳体的上端面两侧中间部位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凸台。
所述下部壳体由内壳体和外壳体嵌套相连构成,所述凸台设置在内壳体上。
所述凸台为四个,四个凸台对称分布在内壳体的两侧,同一侧的两个凸台之间设有间隔。
所述凸台高出外壳体1.5-1.8m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在将扶手上盖板向下翻转时,上盖板前端的两个支点接触到下部壳体时,上盖板骨架也同时接触到下部壳体上新增加的凸台,有效地支撑住上盖板。当使用者将手搁在扶手上盖板的中间部位时,新增加的凸台起到了主要的支撑作用,避免了上盖板因受重力产生弯曲变形,消除了使用异响,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现有技术乘用车中间扶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乘用车中间扶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乘用车中间扶手结构,包括上盖板1与下部壳体2,上盖板1主要包括表皮11和骨架12,下部壳体2主要包括内壳体21和外壳体22,在内壳体21上端面两侧中间部位分别设有两个凸台3。同一侧的两个凸台之间设有间隔。各凸台高出外壳体1.5-1.8mm,宽度为4mm左右,长度为15mm左右。
本实用新型利用新增凸台对上盖板进行有效支撑,防止了上盖板因受重力造成向下弯曲变形,避免了包覆在上部的PVC表皮与下部壳体的摩擦,消除了使用异响,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27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渠道数据传递对外开放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便携式汽车用安全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