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豆脱皮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3568.0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1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现代乳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15/10 | 分类号: | A23N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1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脱皮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豆脱皮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豆奶和豆奶粉作为一种新兴的营养食品,以其均衡的营养成分、细腻的口感、食用方便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是以豆类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大豆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可防止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去除过程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减少褐斑。其中含有的磷脂是人体细胞构成的基本物质之一,是组成大脑细胞和神经细胞必不可少的成分。人在服用大豆磷脂后,经过体内水解而生成胆碱、甘油磷酸及脂肪酸,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和营养价值。人体通过食用豆奶或豆奶粉可以吸收大量的营养成分,但是在其生产过程中,所用原料大豆中大豆皮皮含有多种不良因子,常常染有杂菌,如果要得到高品质的豆奶和豆奶粉,大豆必须脱皮。
对大豆脱皮的要求是:脱皮率高,脱皮破碎时豆粒的粉碎度要小,脱皮后豆皮和豆仁能较完善的分离。目前大豆脱皮工艺分为两种,即冷脱皮和热脱皮,但是这两种工艺流程比较长,设备投资较大,适用于生产低温豆粕,不适合豆奶和豆奶粉的生产。目前对于豆奶和豆奶粉生产所用的一般脱皮设备,基本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脱皮率只能达到90%,二是脱皮后对豆瓣上粘附的豆皮的清理问题无法解决。因此,研发高脱皮率、易于清理豆瓣上豆皮的,豆奶和豆奶粉使用的大豆脱皮分离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大豆脱皮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大豆脱皮分离装置,包括上料口、破碎室、溜料管、下料口、打皮室、豆皮出口、豆瓣出口、机架和豆、皮分离筛。上料口下面是破碎室,溜料管连接破碎室和下料口,下料口下端与打皮室连接。物料经上料口,进入破碎室进行破碎,破碎的带皮豆瓣经溜料管,到下料口,进入打皮室,带皮豆瓣经打皮后,豆瓣与豆皮分离,进入豆、皮分离筛筛选分离。豆瓣及豆皮均匀的摊成薄层,豆皮经豆皮出口被旋风吸走,豆瓣从豆瓣出口流出,进入下工序。
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有益效果,干燥后的大豆进入脱皮室,利用动、静齿盘的作用进行脱皮破碎。破碎后的豆瓣直接进入打皮室,豆瓣在打皮室的打板打击下,很容易的将粘附在豆瓣上的豆皮清理下来。豆瓣和豆皮一起进入豆皮分离筛面,在振动的筛面上的豆瓣及豆皮均匀的摊成薄层,豆皮被旋风吸走,豆瓣从出料口流出。此时大豆的脱皮率可达98%以上。该装置在豆奶及豆奶粉生产中提高了大豆脱皮率,使豆奶及豆奶粉产品的品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为一种大豆脱皮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示:1 上料口;2破碎室;3溜料管;4下料口;5打皮室;6豆、皮分离筛;7豆皮出口;8豆瓣出口;9机架;10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大豆脱皮分离装置,包括上料口1、破碎室2、溜料管3、下料口4、打皮室5、豆皮出口7、豆瓣出口8、机架9、机架10和豆、皮分离筛6。上料口1下面是破碎室2,溜料管3连接破碎室2和下料口4,下料口4下端与打皮室5连接。物料经上料口1,进入破碎室2进行破碎,破碎的带皮豆瓣经溜料管3,到下料口4,进入打皮室5,带皮豆瓣经打皮后,豆瓣与豆皮分离,进入豆、皮分离筛6筛选分离。豆瓣及豆皮均匀的摊成薄层,豆皮经豆皮出口7被旋风吸走,豆瓣从豆瓣出口8流出,进入下步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现代乳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现代乳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3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冷却饲料冷却器
- 下一篇:磁偶极子天线和用于地层定向电阻率测量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