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气门挺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1195.7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7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夏志鹏;徐友;康世邦;刘岩;沈源;由毅;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16 | 分类号: | F01L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气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气门挺杆结构。
背景技术
气门挺杆是发动机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目前常用的气门挺杆为筒式挺杆,它的作用是将凸轮的推力传递给气门使气门进行工作,并承受来自凸轮轴旋转时所施加的侧向力。气门挺杆在气门挺杆孔内做往复和旋转运动。气门挺杆的侧面裙部与气门挺杆的孔壁相互摩擦产生摩擦力,并且由于受到凸轮轴旋转时所施加的侧向力,使气门挺杆在挺杆孔内发生摆动,迫使气门挺杆的裙部敲击挺杆孔产生噪声。在当今降噪成为焦点的时代,如何降低发动机产生的噪声比以往更加重要。同时,目前气门与气门挺杆的接触为平面接触,当气门挺杆由于收到凸轮的侧向力而发生摆动时,就会影响到气门挺杆对气门的施力,进而影响到气门底部的方向,可能会导致漏气等现象的发生。
一个申请号为03236379.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气门挺杆组合,包括凸轮轴、气门、气门顶柱、气门调整垫片所组成的气门挺杆装置中,在安装于气门上的气门顶柱的外侧端安装气门调整垫片,该气门调整垫片与凸轮轴相接触。该方案未采取相应措施以改善本文上述所说的问题,因此存在着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汽车发动机内所用的气门挺杆结构由于存在着噪声过大以及由于气门挺杆的摆动影响气门受力方向导致漏气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气门挺杆结构,从结构上改变降低发动机的噪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并且降低气门挺杆的摆动对气门的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发动机气门挺杆结构,包括凸轮和凸轮下方筒式结构的气门挺杆、气门、弹簧座、弹簧和孔壁,气门挺杆位于孔壁之间,气门的上部、弹簧座和弹簧的上部位于气门挺杆内,气门通过弹簧和弹簧座固定,气门顶端与气门挺杆内壁顶部抵接,气门挺杆的侧面开设有降噪槽。
由于气门挺杆承受着来自凸轮的推力和侧向力,使得气门挺杆与气门挺杆孔孔壁的摩擦增大,从而产生了噪声,为了降低噪声,本实用新型在气门挺杆侧面的裙边上设置一个凹形槽即降噪槽,从而减少了气门挺杆与气门挺杆孔孔壁的摩擦面积,促使噪声降低,同时,由于降噪槽的设计,使得同样壁厚的气门挺杆的强度更大,另一方面,如果保持原来的强度,则可减少气门挺杆的壁厚以节约材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降噪槽环绕侧面一周。环绕侧面一周可以更大的减少气门挺杆与气门挺杆孔孔壁的接触面器,同时环绕气门挺杆侧面一周的凹形的降噪槽利于增大气门挺杆的强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降噪槽的纵截面为弧形。弧形的降噪槽能够得到更大的强度。
作为优选方案,降噪槽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气门挺杆的侧面弧形过渡。利于整体强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门挺杆的内壁顶部固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底部设有球冠形的凹槽,气门的顶端固设有与凹槽相配的球冠形凸头。由于气门挺杆受到了来自凸轮的侧向力,使得气门挺杆在气门挺杆孔内发生摆动,而目前的气门与气门挺杆的接触为平面接触,因此气门挺杆的摆动影响了其对气门的施力,将气门挺杆内的凸台设置成球冠形并与球冠形的气门的凸头结合后,可以实时的调节气门挺杆对气门的施力方向,保证了气门挺杆对气门的施力的最大化,避免气门底部的方向由于气门挺杆的摆动受到影响。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降低了气门挺杆与气门挺杆孔孔壁的撞击、摩擦引起的噪声,(2)并且改善了气门挺杆受到凸轮侧向力导致的方向偏转对气门的不利影响,(3)提高了气门挺杆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门挺杆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凸轮,2气门挺杆,3气门,4弹簧座,5弹簧,6孔壁,7降噪槽,8凸台,9凹槽,10凸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发动机气门挺杆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凸轮1和凸轮1下方筒式结构的气门挺杆2、气门3、弹簧座4、弹簧5和孔壁6,气门挺杆2位于孔壁6之间;气门3的上部、弹簧座4和弹簧5的上部位于气门挺杆2内,气门3通过弹簧5和弹簧座4固定,如图2所示,气门挺杆2的内壁顶部设置有一个凸台8,凸台8的底部开设有球冠形的凹槽9,气门3的顶端为一个与凹槽9相配的球冠形凸头10,凸头10嵌入凸台8下的凹槽9内与凸台(8)抵接。如图2所示,气门挺杆2的侧面开设有环绕侧面一周的降噪槽7,且降噪槽7的纵截面为弧形,降噪槽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气门挺杆2的侧面弧形过渡。
在使用时,由于气门挺杆2与孔壁6的接触面积减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噪音,另外由于凹槽9和凸头10的配合,使得气门挺杆2能够实时调整与气门的角度,防止将凸轮1对气门挺杆2产生的影响转移到气门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11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