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式无级变速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0512.4 | 申请日: | 2013-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2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玉军 |
主分类号: | F16H47/02 | 分类号: | F16H47/02;F16H5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2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式 无级 变速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传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式无级变速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传动机构是一种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传动机构,因其传动稳定、便于操作和较高的经济性、舒适性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传统的液压传动机构多采用液压泵、液压马达和传动箱等分别设置,使用时需要将液压泵、液压马达和传动箱在使用的机架上分别安装好、并同时将液压泵、液压马达和传动箱进行连接,导致集成度低,安装不便,安装占位面积大,影响了液压传动机构使用,尤其是在小型的农用机械上安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集成度高,安装方便,安装占位面积小,便于液压传动机构使用、尤其是在小型的农用机械上安装使用的液压式无级变速传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液压式无级变速传动装置,包括液压泵,所述液压泵连通设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连接设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设有传动箱输出轴;所述液压泵、液压马达和传动箱成一体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液压泵、液压马达和传动箱成一体结构为所述液压泵的壳体、所述液压马达的壳体和所述传动箱的箱体固定连接为一体。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液压泵、液压马达和传动箱成一体结构为所述液压泵的壳体和所述液压马达的壳体为一体成型的整体且该整体与所述传动箱的箱体固定连接为一体。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传动箱两侧分别设有传动箱输出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液压泵与所述传动箱之间连通设有循环油路,所述液压泵通过油管连通设有补油杯。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液压马达与所述液压泵之间设有用于控制所述传动箱输出轴正反转的主变速装置,所述传动箱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传动箱输出轴转速高低挡和空挡的副变速装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传动箱的箱体包括相对配合的两分箱体,两所述分箱体上分别向上延伸设有相互配合的安装座,所述液压泵的壳体和所述液压马达的壳体固定安装于一所述安装座的外侧,且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液压泵的输入轴平行设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另一所述安装座的外侧安装有液压泵驱动箱,所述液压泵的输入轴穿过两所述安装座伸入所述液压泵驱动箱内,所述液压泵的输入轴与所述液压泵驱动箱的输入轴传动连接,且所述液压泵的输入轴与所述液压泵驱动箱的输入轴相互垂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穿过两所述安装座伸入所述传动箱内,且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位于所述传动箱内一端与所述传动箱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箱上设有转向离合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液压式无级变速传动装置,由于采用了所述液压泵连通设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连接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设有传动箱输出轴;所述液压泵、液压马达和传动箱成一体结构。通过液压泵、液压马达和传动箱成一体结构的方式,液压式无级变速传动装置集成度高,安装方便,安装占位面积小,便于液压传动机构使用、尤其是在小型的农用机械上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压式无级变速传动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压式无级变速传动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液压式无级变速传动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液压式无级变速传动装置的转向离合装置结构原理图。
图中:1-液压泵;11-补油杯;12-液压泵驱动箱;13-液压泵风扇;14-液压泵驱动箱的输入轴;15-主变速控制轴;16-安装座;2-液压马达;21-副变速控制轴;3-传动箱;31-传动箱输出轴;32-转向制动臂;33-转向离合臂;34-转向制动器;35-转向离合器;36-传动箱中间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玉军,未经陈玉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05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涨紧皮带轮结构
- 下一篇:可独立悬挂的二档传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