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DNA ITS2序列标记快速鉴定西施舌群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5234.6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7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淑吟;吉红九;陆勤勤;张美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地址: | 226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dna its2 序列 标记 快速 鉴定 西施 群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鉴定西施舌种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DNA ITS2序列标记快速鉴定西施舌群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Spengler,1802)]隶属于软体动物(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异齿亚纲(Heteridonta),帘蛤目(Veneroida),蛤蜊科(Mactridae),腔蛤蜊属(Coelomactra)贝类,中文俗名有:“海蚌”、“红蛋”、“贵妃蚌”等;贝壳外表略呈三角形,壳薄且脆,壳表近顶部呈粉紫色;在自然海区,1龄壳长为4~6cm,重约20g;2龄壳长可达8cm,重110g左右;3龄壳长可达10cm以上,重超过150g,大者可达250g以上。西施舌不仅个体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贝壳外观色泽好看,是一种食药兼备的海产名贵贝类。
西施舌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以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地资源较为丰富。但近十几年来,西施舌自然资源量不断减少,其生长区域不断缩小已呈现出片段化趋势。由于产量很少,西施舌在这些产地的市场上也很难看到,供不应求,价格连年攀升。针对西施舌的资源状况,福建省已于1985年在长乐海区建立了“福建省长乐海蚌资源增殖省级自然保护区”,对捕捞量进行限制。大量研究表明,由于海区各自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西施舌的南北不同地理群体在种质信息上已经存在明显遗传分化,应作为不同的种质管理单元。由于不同群体西施舌表型相近,因此依靠表型进行群体鉴别相当困难。随着人工养殖的苗种异地移引,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种质的混淆及不良影响;如何区分不同地区来源种苗与后期亲贝选择等,成为西施舌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工作重要的课题。
目前未有针对西施舌不同群体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ITS2序列是介于5.8S和28S rRNA基因之间的非编码序列,因其在核糖体rDNA整体结构功能上的特殊,既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又具有较高的可变性,其序列在不同种类、或同种的不同个体中都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利用ITS2序列作为西施舌群体鉴定标记具既简明又可靠的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rDNA ITS2序列标记快速鉴定西施舌群体的方法,该方法结果稳定,可重复性强,鉴别方法简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rDNA ITS2序列标记快速鉴定西施舌群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不同群体的西施舌个体,取西施舌样品的闭壳肌组织,提取基因组总DNA,洗脱定溶于TE溶液或双蒸水中,-20℃保存,备用时于4℃保存;
(2)以ITS2-F:5′-GGGTCGATGAAGAACGCAG-3′和ITS2-R:5′-GCTCTTCCCGCTTCACTCG-3′为引物,进行ITS2序列的PCR扩增;然后PCR扩增产物经1.2%-1.5%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检测完毕进行切胶并利用PCR产物纯化试剂盒纯化回收,纯化产物进行双向测序列,其中无法直接测序的PCR产物,经克隆并进行菌落PCR检验后再测序;应用软件进行不同序列比对,得出特异性位点,判断样品所属。
所述步骤(1)中的TE溶液浓度为100ng/μl。
所述步骤(2)中的PCR扩增的反应体系为30μL,每个反应体系内含:50ng/μL的模板DNA1μL,20mM Mg2+的10×buffer2.5μL,5mM each dNTP1.0μL,5μM的引物各1.0μL,Taq酶聚合酶1U,加ddH2O至30μL。
所述步骤(2)中的PCR扩增反应具体为:反应前94℃预变性4min,接着为35个循环的反应,条件为94℃40s,52℃30s,72℃60s,最后72℃延伸7min。
所述步骤(2)中以DL500标准DNA Marker为分子量标识进行切胶。
所述步骤(2)中的克隆具体为:将纯化好的PCR产物片段连接入载体中T-easy VECTOR,体系10μL:其中T4连接酶1U,2×快速连接buffer5μl,PCR产物2μL,T载体1μL;16℃反应1h,将全部连接产物加入100μl的JM109感受态细胞进行转化,转化过的含感受态细胞的菌液均匀涂布于添加IPTG和X-gal的氨苄青霉素LB平板上,37℃培养培养过夜;挑选白色单一菌落,接种于450μL的LB培养液中,37℃震荡培养到指数级生长或可见云雾状;取1μL培养液做菌落PCR,检测插入的片段,选2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5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