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酰基酸性氨基酸或其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6015.5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5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汪昌国;陈香兰;李宝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狮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3/47 | 分类号: | C07C233/47;C07C231/02;A61K8/44;A61Q1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韩朝晖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性 氨基酸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活性剂N-酰基氨基酸或其盐,尤其是涉及一种N-酰基酸性氨基酸或其盐的制备方法,是一种脂肪酰基酸性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低成本的制备方法;以及该方法制得的N-酰基酸性氨基酸的应用。
背景技术
N-酰基氨基酸或其盐是由氨基酸酰基化得到一类化合物,通常是由脂肪酰氯和氨基酸缩合而成,这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起泡性能、清洁性能以及温和性,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个人清洁护理品,同时在其他领域如食品添加剂、金属加工、矿石浮选、石油开采以及农业、生物制品和药物制备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
N-酰基酸性氨基酸或它的盐是由酸性氨基酸,如谷氨酸、天冬氨酸酰胺化得到一类化合物,与中性氨基酸酰胺化产物相比表现出更佳的性能。谷氨酸类的表面活性剂与中性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比较具有更好的使用特性,如泡沫更好,可用于弱酸性体系,与人体皮肤pH匹配,刺激性更小等。N-酰基酸性氨基酸及其盐的生产工艺,通常是由脂肪酰氯和酸性氨基酸缩合而成,工艺中会大量使用溶剂,如丙酮、甲乙基酮、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等极性溶剂。而目前工业生产中,中性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已经采用水做溶剂,可以大幅降低成本,产品也已广泛应用。由于酸性氨基酸在与酰氯缩合中用水做溶剂,其转化率比较低,通常只有70%,产品质量低,且后处理复杂,实际生产中,多采用极性有机溶剂,这样可以大幅提高转化率到85-90%,但带来的问题是后处理复杂,成本大幅上升,导致产品售价高而不能同中性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一样大规模使用。
美国专利US6008390披露,水相反应体系中,在高能搅拌器工作条件下能够提高谷氨酸转化率到85%左右,但是该工艺耗能将大幅上升,并且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设备放大是很困难的,同时高速搅拌导致太多的泡沫,降低反应混合效果,这无疑都给生产带来困难并大幅提高了生产成本,影响其市场的应用。而且上述制备工艺中,谷氨酸过量太多,成本高,残余氨基酸在产品中给使用带来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中N-酰基酸性氨基酸生产工艺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N-酰基酸性氨基酸或其盐的制备方法,在水相反应体系中,采用混合氨基酸与酰氯反应,主要以酸性氨基酸作为主原料,以少量中性氨基酸作为辅助原料,与酰氯在水相体系下进行反应,能够显著提高氨基酸和酰氯的整体转化率,并且产品中残余的氨基酸量大幅减少,产品经简单处理可以直接使用,产品成本大为降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N-酰基酸性氨基酸或其盐的制备方法,包括脂肪酰氯和氨基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酰胺化反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酰胺化反应以水为溶剂,以酸性氨基酸或其盐作为主要原料,以少量中性氨基酸或其盐作为辅助原料,在搅拌条件下,首先将脂肪酰氯滴加到酸性氨基酸或其盐的水溶液中,加碱调节反应液的pH值;等脂肪酰氯滴加到一定量后,加入中性氨基酸或其盐的水溶液,继续滴加脂肪酰氯至滴加完成,搅拌维持反应。
本发明的方法采用酸性氨基酸加少量中性氨基酸的混合物,与酰氯在水为溶剂条件下进行反应,可以获得满意的转化率,产品可以进行简单后处理即可直接使用,产品成本较已报道的方法大为降低。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酸性氨基酸和脂肪酰氯及中性氨基酸的摩尔配比一般在0.6~1.3:1:0.01~0.5,优化的配比在0.7~1.2:1:0.05~0.4,最优的配比为0.8~1.0:1:0.1~0.3。
所述的方法中,中性氨基酸加入时间选择在脂肪酰氯加入量达到其总量的40-100%,优选为60-100%。
所述的方法中,反应液pH保持在9-14,最优为10-11。
所述的方法中,反应温度为5-50℃,最优15-30℃。
本发明采用工业上常用的肖顿-鲍曼(Schotten-Baunmann)缩合法,在碱性条件下,脂肪酰氯和氨基酸反应制得N-酰基氨基酸盐,加酸中和后可得到N-酰基氨基酸。脂肪酰氯和氨基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通常采用碱液调节反应液的pH值,所述的碱通常选自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盐或铵盐,包括但不限于氢氧化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铵、氢氧化铵,优选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狮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狮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6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