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微藻培养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55864.0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1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强;于鹏;杨克勇;荣峻峰;林伟国;周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R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培养液 方法 | ||
1.一种处理微藻培养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微藻培养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微藻培养液与第一絮凝剂混合,并进行絮凝浓缩,得到培养清液和浓缩后的微藻培养液;
(2)将浓缩后的微藻培养液的pH值调整至7.5-14,得到碱性浓缩藻液;
(3)在水热条件和搅拌条件下,将碱性浓缩藻液进行破壁,得到微藻溶浆;
(4)将微藻溶浆与第二絮凝剂混合,并进行絮凝破乳,得到破乳后的微藻溶浆;
(5)将破乳后的微藻溶浆进行沉降分离,得到微藻油脂、溶浆清液和藻渣;
其中,所述第一絮凝剂和第二絮凝剂能够使微藻细胞和/或微藻细胞的碎片絮凝;将步骤(2)中的所述碱性浓缩藻液与步骤(5)中的所述溶浆清液进行第一换热,然后与步骤(3)中的所述微藻溶浆进行第二换热,使得所述碱性浓缩藻液的温度升高;并且,将所述培养清液和/或所述溶浆清液用于培养微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相对于每升的待处理的微藻培养液,以第一絮凝剂的干重计算,第一絮凝剂的用量为10-300m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絮凝浓缩的条件包括:pH值为5-6.5,压力为0.2-0.4MPa,时间为5-20分钟,温度为1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待处理的微藻培养液中,微藻的含量为0.1-0.3重量%;浓缩后的微藻培养液中,微藻的含量为1-10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将浓缩后的微藻培养液的pH值调整至10-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3)中,水热条件包括:温度为125-13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3)中,水热条件还包括:压力为0.4-0.6MPa。
8.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3)中,搅拌的条件包括:相对于每立方米被搅拌的物料,搅拌功率为0.15-1.5kW;搅拌时间为5-12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3)中,破壁的时间为2-3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4)中,相对于每升的微藻溶浆,以第二絮凝剂的干重计算,第二絮凝剂的用量为100-2000mg。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4)中,絮凝破乳的条件包括:pH值为6.8-7.2,时间为5-60分钟,温度为40-9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4)中,絮凝破乳在搅拌下进行;絮凝破乳所用的搅拌条件包括:相对于每立方米被搅拌的物料,搅拌功率为0.15-1.5kW;搅拌时间为5-60分钟。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5)中,沉降分离的条件包括:时间为5-60分钟,温度为40-9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絮凝剂和第二絮凝剂各自独立地为三氯化铁、硫酸铁、明矾、硫酸铝和三氯化铝中的至少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待处理的微藻培养液中的微藻为小球藻(Chlorella sorokiniana)、原始小球藻(Chlorella protothecoides)、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和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58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