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骨带鱼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3456.3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6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海和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25/00 | 分类号: | A22C25/00;A22C25/16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曲显荣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鱼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骨带鱼加工工艺,属于鱼类再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带鱼营养丰富:每百克带鱼含蛋白质18.4克、脂肪4.6克,还含有磷、铁、钙、锌、镁以及维生素A、B1、B2等多种营养成分,带鱼中不饱和脂肪酸较多,且脂肪酸碳链长,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为老人、儿童、孕产妇理想的滋补食品。目前市售的带鱼产品多为未经过处理的原料级带鱼,因带鱼本身鱼刺较多,食用时很容易咽喉受伤,特别是老人、儿童,导致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原料级带鱼鱼刺对人体的潜在危害,提供一种通过开片去刺的无骨带鱼加工工艺,既去除了鱼体内鱼骨,又保持了完整的带鱼外形。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无骨带鱼加工工艺流程:
原料解冻→开片去刺→检查→清洗→沥水、精选→粘结摆盘→冻结→整形、检查→包装→金属探测→装箱入库冷冻保管。
上述的工艺流程具体加工步骤:
1、原料解冻
选择冷冻带鱼作为生产原料,采用静止自来水解冻;解冻程度要求能开片,带鱼体内芯温度≤5℃。
2、开片去刺
将带鱼沿中间鱼骨剖开,使鱼骨与鱼肉分离,注意处理腹刺及尾部中骨的鱼刺,开片时刀片贴近鱼鳍,保证粘结工序的粘合程度。
3、检查
a. 去刺检查:先人工手摸检查剖开的鱼片中是否有残存鱼刺,之后鱼片过x光机检查是否还有鱼刺。
b. 异味检查:将有异味的鱼片剔除。
4、清洗
在流动的清水下清洗,注意腹部要特别仔细的洗净。
5、沥水、精选
将清洗好的鱼片沥水3-5分钟,要求无水残留;挑选形状完整、无异味的鱼片。
6、粘结摆盘
用粘结剂把两鱼片粘结在一起,制成双鱼片,将双鱼片摆放在单冻塑料片上,捋平,无褶皱。
所用粘结剂为对人体无任何危害的食品级粘结剂,避免了带鱼单片加热后易碎、弯曲变形的缺点,使带鱼从下锅烹饪到上桌成菜的整个过程都是完好无损的。
7、冻结
摆好的双鱼片过单冻机速冻,单冻机内温度保持在-30℃以下。
8、整形、检查
把形状不规整、有伤、有鱼血的冻结双鱼片剔除,有异物的去除异物,得到无骨带鱼。
9、包装
按包装规格要求,将无骨带鱼摆放整齐装袋,封口。
10、金属探测
将包装好的无骨带鱼间隔过金属探测器,被检查出来的单件品再连续过3次金属探测器;若再次被检查出含有金属物,则检查包装袋内部,直至找到金属物;若未找到金属物,但仍然被金属探测器检查出含有金属物,则该产品废弃;
11、装箱入库冷冻保管
将检测合格包装好的无骨带鱼放入冷库内保存,冷库温度设定在-18℃以下。
本发明无骨带鱼加工工艺,通过开片去刺、x光机检查、粘结、速冻等工序,去除鱼体内鱼刺,所用鱼片粘结剂为对人体无任何危害的食品级粘结剂,避免了带鱼单片加热后易碎、弯曲变形的缺点,使无骨带鱼从下锅烹饪到上桌成菜的整个过程都是完好无损的,完整的保持了带鱼的形态,使消费者食用时更安全、更放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的无骨带鱼加工工艺流程:
原料解冻→开片去刺→检查→清洗→沥水、精选→粘结摆盘→冻结→整形、检查→包装→金属探测→装箱入库冷冻保管。
上述的工艺流程具体加工步骤:
1、原料解冻
选择冷冻带鱼作为生产原料,采用静止自来水解冻;解冻程度要求能开片,带鱼体内芯温度≤5℃。
2、开片去刺
用刀将带鱼沿中间鱼骨剖开,使鱼骨与鱼肉分离,注意处理腹刺及尾部中骨的鱼刺,开片时刀片贴近鱼鳍,保证粘结工序的粘合程度。
3、检查
a. 去刺检查:先人工手摸检查剖开的鱼片中是否有残存鱼刺,之后鱼片过x光机检查是否还有鱼刺。
b. 异味检查:将有异味的鱼片剔除。
4、清洗
在流动的清水下清洗,注意腹部要特别仔细的洗净。
5、沥水、精选
清洗好的鱼片放入沥水筐内沥水3-5分钟,要求无水残留;闻鱼片腹部是否有异味,挑选形状完整、无异味的鱼片,对有异味的鱼片剔除。
6、粘结摆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海和食品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海和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34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放电平衡蓄电池
- 下一篇:一种热电池隔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