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蟹味调味粉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24732.1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3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倩;林肖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21 | 分类号: | A23L1/221;A23L1/33;A23L1/23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调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食品调味剂,特别指一种复合型蟹味调味粉,适用于各类烹调。
技术背景
调味粉被广泛应用于日常餐食中的添加剂,除了注重增加口味外,随着生活节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于营养、方便和味道多样化,而一般调味品如味精、鸡精都是单味道,而且高温变化下都会衰减调味功能,已无法适应其要求;在蟹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的蟹脚,蟹脚中残留的蟹肉,其蛋白质、脂肪、水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8.66%、2.33%、78.34%,因此开发这种复合型调味粉,不仅能综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也能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蟹味调味粉,其具有浓郁蟹肉香味,调味功能强、使用方便、营养丰富、鲜香可口。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型蟹味调味粉,由以下配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食盐粉36%、玉米淀粉5.5%、面粉9.5%、葡萄糖粉5.5%、味精粉17.5%、白糖粉7.5%、 I+G 0.5%、大豆水解蛋白粉1.5%、大蒜粉1.0%、生姜粉1.0%、葱白粉1.0%、洋葱粉0.4%、胡椒粉0.35%、八角粉0.25%和12.5%蟹肉酶解提取物;
蟹肉酶解提取物按以下步骤制备而成:蟹下脚料蒸煮,温度为100℃,5分钟后,用胶体研磨成酱,将温度控制在60℃±2℃,加入4000u/g木瓜蛋白酶,酶解3小时,对酶解液煮至100℃,保温5分钟,加入粉末活性炭吸附苦味物质,1小时后进行真空过滤,得到蟹肉酶解提取物。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的特点是:本发明由食盐粉、玉米淀粉、面粉、葡萄糖粉、胡档粉、八角粉、味精粉、白糖粉 、I+G、大豆水解蛋白粉、大蒜粉、葱白粉复配后再加上蟹肉酶解提取物精制而成,因此蟹味浓郁、营养丰富、鲜香可口、调味功能显置,高温蒸、炖、煲或凉后口味不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预制备蟹肉酶解提取物:将蟹下脚料蒸煮,温度为100℃,5分钟后,用胶体研磨成酱,将温度控制在60℃±2℃,加入4000U/g木瓜蛋白酶,酶解3小时,对酶解液煮至100℃,保温5分钟,加入粉末活性炭吸附苦味物质,1小时后进行真空过滤,得到蟹肉酶解提取物。
将食盐粉36%、玉米淀粉5.5%、面粉9.5%、葡萄糖粉5.5%、味精粉17.5%和白糖粉7.5%,经电子称增量法自动称重配料后,放入搅拌机内搅匀;另外一组称重系统将I+G 0.5%、大豆水解蛋白粉1.5%、大蒜粉1.0%、生姜粉1.0%、葱白粉1.0%、洋葱粉0.4%、胡椒粉0.35%、八角粉0.25%经电子称增量法自动称重配料后,也加入上述搅拌机再搅拌,并同时喷入6%蟹肉酶解提取物,搅拌约5分钟后,加入6.5%蟹肉酶解提取物,再搅拌约5分钟,配料完成,其后生产工艺流程如下:造粒→烘干→筛分→脉冲混合搅拌均质→筛分→气力传送→包装→入库。
其中,I+G是二种调味剂结合取开头英文字母的简称,即5′肌苷酸钠—IMP(DISODIUMINOSINE5’—MONOPHOSPHATE)和5′鸟核酸钠—GMP(DISODIUM GUANOSINE5’—MONOPHOSPHATE)各50wt%结合。
u,表示酶的活力单位,酶活力(enzyme activity)也称为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比活:每毫克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是u/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4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