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通道芯体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2110.0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4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高禹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诗白 |
主分类号: | C22C1/08 | 分类号: | C22C1/08;B22F3/11;B01L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2930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体制 工艺 | ||
1.一种微通道芯体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网状的无纺布以单层或多层排列放置在腔体内,无纺布与腔体之间或无纺布之间、无纺布内的网孔形成空隙;
B.选取金属粉末或非金属粉末作为灌注物加入空隙中,经过超声波振动或机械式振动后,施加压力使其密实成型,得到密实体;
C.步骤B后,在真空中或惰性气体保护性气氛中将密实体熔融成型或烧结成型,得到芯体基体;若在熔融成型或烧结成型过程中无纺布并未完全气化溢出,则需要采用化学方法将无纺布腐蚀掉,无纺布消除后即可在芯体基体内形成微通道,从而得到微通道芯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芯体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的灌注物为有机材料,步骤C后,对微通道芯体进行加热直至使其软化,并采用加压方式使其塑性变形,以形成微米级或纳米级的二次微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芯体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后,首先将微通道芯体放入器皿中真空处理,然后将所需的催化剂注入器皿中浸泡微通道芯体,使催化剂吸附于微通道内表面的微小孔隙中,以实现微通道内催化剂的壁载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芯体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无纺布以多层排列放置在腔体内时,无纺布所在平面之间可以相互平行或者交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诗白,未经高诗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21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