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用缓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7013.7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8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石祖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维车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7/00 | 分类号: | B62K7/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三轮车 车厢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用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呈现一新趋势即“快捷、低碳”,目前我国居民多采用电动车作为交通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同时也符合低碳的出行方式。目前市场上电动三轮车,后车厢底部通常倾斜固定设置一根连接杆,连接杆主要为了增加后车厢的负载力,现有连接杆的两端通常为焊接在车厢底部,车厢经长时间的颠簸,连接杆会出现脱焊、断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用缓冲装置,目的在于通过改进现有电动三轮车后车厢底部的连接杆为固定结构,从而减低消费者的使用、维修成本,优化现有电动三轮车的整车结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用缓冲装置,包括车头部分、车厢本体(1)、车轮(3)以及车轮(3)上设置的驱动电机,车头部分通过连接架(2)与车厢本体(1)连接,车厢本体(1)下部设置有避震弹簧板组(4),其特征在于:车厢本体(1)下部设置有缓冲装置(7)。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缓冲装置(7)包括连接杆(71),连接杆(71)两端通过转轴(72)与车厢本体(1)下部设置的前挂耳(6)、后挂耳(5)转动连接,连接杆(71)与车厢本体(1)呈倾斜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后挂耳(5)的高度高于前挂耳(6)高度,前挂耳(6)、后挂耳(5)连接孔的直径大于转轴(72)直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本发明采用“活动式”连接杆,通过挂耳连接在后车厢底部,不但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维修成本,同时前后挂耳的连接孔直径大于转轴直径,转轴有活动空隙,可在一定程度了对后车厢进行缓冲,优化了电动三轮车的结构,使电动三轮车更为适合载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车头部分、车厢本体1、车轮3以及车轮3上设置的驱动电机,车头部分通过连接架2与车厢本体1连接,车厢本体1下部设置有避震弹簧板组4,车厢本体1下部设置有缓冲装置7,缓冲装置7包括连接杆71,连接杆71两端通过转轴72与车厢本体1下部设置的前挂耳6、后挂耳5转动连接,连接杆71与车厢本体1呈倾斜设置,所述后挂耳5的高度高于前挂耳6高度,前挂耳6、后挂耳5连接孔的直径大于转轴72直径,其中前挂耳6位于车厢本体1靠近连接架2一端,后挂耳5位于车厢本体1后桥位置,即车轮3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维车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维车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70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英砂提纯专用风选装置
- 下一篇:散热器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