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合性树脂组合物、粘合性树脂模制品以及粘合性树脂层压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8139.1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9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饭塚宏和;武井邦浩;山田雅子;鹿岛甲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藤森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151/06 | 分类号: | C09J151/06;C09J163/02;C09J7/00;C09J7/0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崔香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合 树脂 组合 制品 以及 层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于金属、玻璃、塑料等各种被粘物具有优异的粘合力的粘合性树脂组合物、粘合性树脂模制品以及粘合性树脂层压物。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为了覆盖而保护钢板、铝板、或者对这些金属板实施电镀等各种表面处理而得到的金属板等的各种金属板的表面的保护膜,已知有例如与金属的层压物用膜(金属とのラミネート用フィルム)(专利文献1)。此外,作为对于玻璃板的粘合性树脂,已知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不饱和羧酸改性的聚丙烯类树脂形成的粘合层,以及由1层以上的被延伸的聚丙烯类树脂层形成的金属层压物用层压膜。
然而,专利文献1中,作为与金属材料的热封条件,在热封机中使金属材料一侧的温度为220℃,使膜一侧的温度为90℃。这样,在现有技术中,即使在高温下进行热压接合(熱圧着),也不能得到优异的粘合力。因此,具有这样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粘合力的改善是必要的。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含有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酸改性的聚烯烃、和无机微粒子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特别地,酸改性的聚烯烃的酸值为10mg KOH/g以上,如果对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00重量份,含有酸改性的聚烯烃0.01~5重量份,则能够得到优异的粘合性。
然而,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树脂组合物中,具有酸改性的聚烯烃的含量超过5重量份则不能够充分地得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与玻璃板的粘合力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1926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9-1848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对于金属、玻璃、塑料等各种被粘物具有优异的粘合力,由简单的组成形成的可以容易制造的粘合剂组合物。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状,目的为提供对于金属、玻璃、塑料等各种被粘物具有优异的粘合力,由简单的组成形成的可以容易制造的粘合性树脂组合物、粘合性树脂模制品以及粘合性树脂层压物。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前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其以酸改性的聚烯烃树脂、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环氧基且1分子中具有10个以上羟基的环氧树脂类化合物为必要成分。
优选含有前述酸改性的聚烯烃树脂的酸官能团与前述环氧树脂类化合物的羟基接枝聚合得到的接枝共聚物。
优选粘合性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中,含有1~15重量份的范围内的前述环氧树脂类化合物。
前述酸改性的聚烯烃树脂优选为酸改性的聚丙烯类树脂。
优选将前述酸改性的聚烯烃树脂和前述环氧树脂类化合物熔融接枝聚合得到的物质。
优选,按照在粘合性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中,含有在1~15重量份的范围内的热塑性弹性体树脂的方式,进一步添加热塑性弹性体树脂。
并且,本发明提供由前述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膜或片形成的粘合性树脂模制品。
并且,本发明提供在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层压由前述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性树脂层而得到的粘合性树脂层压物。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对于金属、玻璃、塑料等各种被粘物具有优异的粘合力、由简单的组成形成的可以容易地制造的粘合性树脂组合物、粘合性树脂模制品以及粘合性树脂层压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案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粘合性树脂组合物以酸改性的聚烯烃树脂,以及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环氧基且在1分子中具有10个以上羟基的环氧树脂类化合物为必要成分。
[酸改性的聚烯烃树脂]
本发明中使用的酸改性的聚烯烃树脂为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得到的聚烯烃类树脂,在聚烯烃类树脂中具有羧基或羧酸酐基团。优选为将聚烯烃类树脂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得到的物质。作为酸改性的聚烯烃树脂中的酸改性的方法,可以举出,在有机过氧化物或脂肪族偶氮化合物等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将含有酸官能团的单体与聚烯烃树脂熔融捏合等的接枝改性,或者含有酸官能团的单体与烯烃类共聚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藤森工业株式会社,未经藤森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8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