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配体和基于Cu(II)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0618.0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5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董育斌;马建平;刘绍晨;赵朝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1/14 | 分类号: | C07D401/14;C07F1/08;C09K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基于 cu ii 离子 金属 框架 合成 方法 应用 | ||
1.用于合成金属有机框架的有机配体,其特征在于,其化学命名为5-(2-吡啶基)-3-(3-吡啶甲硫基)-4-氨基-1,2,4-三氮唑,其化学结构式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配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取5-(2-吡啶基)-3-巯基-4-氨基-1,2,4-三氮唑和KOH置于15~30ml甲醇中常温搅拌10~15min,然后加入3-氯甲基吡啶盐酸盐,常温搅拌12~24h,用体积比为20~30:1的DCM和MeOH混合溶剂硅胶柱层析得白色产物5-(2-吡啶基)-3(3-吡啶甲硫基)-4-氨基-1,2,4-三氮唑;其中,5-(2-吡啶基)-3-巯基-4-氨基-1,2,4-三氮唑、KOH、3-氯甲基吡啶盐酸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2:12~15.6:10~13.2。
3.一种基于Cu(II)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Cu(C10H5N3O4)(SO3CF3)2]n,n为小于等于1.01×1015的自然数,结构式如下:
4.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Cu(II)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5-(2-吡啶基)-3(3-吡啶甲硫基)-4-氨基-1,2,4-三氮唑为有机配体,与Cu(SO3CF3)2配位聚合反应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合成过程如下:
Cu(SO3CF3)2溶于甲醇,5-(2-吡啶基)-3-(3-吡啶甲硫基)-4-氨基-1,2,4-三氮唑溶于二氯甲烷或水,在温度为10~15℃下,于反应容器中,将Cu(SO3CF3)2铺在5-(2-吡啶基)-3(3-吡啶甲硫基)-4-氨基-1,2,4-三氮唑上,铺层后3~14天得到天蓝色块状晶体,即为Cu(II)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其中,5-(2-吡啶基)-3(3-吡啶甲硫基)-4-氨基-1,2,4-三氮唑L、二氯甲烷或水、甲醇和Cu(SO3CF3)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500~4000:5600~6300:2。
6.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为20×200mm的硬质玻璃试管。
7.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Cu(II)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作为热致变色材料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06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鱼锅
- 下一篇:一种手动菠萝削皮去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