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大肠杆菌构建5-氨基乙酰丙酸C4生物合成途径的基因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3233.1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6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冯惠勇;刘天佳;李天明;戴宝新;刘静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N15/60;C12N15/54;C12N15/70;C12N1/21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 |
地址: | 050018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肠杆菌 构建 氨基 乙酰 丙酸 c4 生物 合成 途径 基因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大肠杆菌构建5-氨基乙酰丙酸C4生物合成途径的基因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5-氨基乙酰丙酸(ALA)是一种含氧元素和氮元素的碳氢化合物,是生物体合成四氢吡咯的前体,还是卟啉、(亚铁)血红素、叶绿素以及维生素B12的结构类似物。ALA是一种生理活性非常活跃的非蛋白类氨基酸,其应用范围非常广阔。在农业上,作为一种光活化绿色无公害的除草剂、杀虫剂、抗微生物药剂和植物生长促进剂而得到广泛应用。在医学上,ALA被应用到癌症的光动力学治疗和诊断上;还具有促进血红素生成的作用。另外,5-氨基乙酰丙酸作为外用药可用于痤疮的治疗和作为生发剂使用。
ALA 在生物体内存在着两条合成途经(如图1所示),一种途径称为碳四途径(C4 pathway),存在于动物、真菌和α家族细菌中,由5-氨基乙酰丙酸合酶(ALA synthase,ALAS)催化琥珀酰COA和甘氨酸缩合成ALA。另一条途径被称为碳五途径(C5 pathway),存在于植物、藻类以及大部分细菌中,ALA来源于谷氨酸的碳骨架,由3个酶催化。由碳四途径和碳五途径获得的ALA均被共同的下游代谢酶ALA脱水酶催化形成胆色素原,然后进一步向下游转化。
大肠杆菌本身通过C5 途径合成ALA,但是,由于大肠杆菌不需要合成叶绿素,仅需要以ALA 为前体合成少量的维生素B12等四吡咯类化合物,因此其天然的ALA合成能力很弱。
目前,ALA的合成方法分为化学法和生物法两种。化学合成法合成步骤复杂,原料来途径窄,合成造价较高,致使目前ALA产品市场价格昂贵(约326美元/克),制约了它的推广应用。生物合成ALA因工艺简单、产率高,具有工业化生产前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利用基因工程菌生产ALA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Kiatpapan和Murooka将类球红细菌(R.sphaeroides)的ALA合成酶的hemA基因在费氏丙酸菌中实现表达,ALA积累量达到1.1 g/L。Mariet和Zeikus通过过表达获得Escherichia coli重组菌,ALA发酵产量达到了3.79 g/L。Xie L.等利用含有hemA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经过发酵优化,ALA产量达到5.2 g/L。浙江大学Lin J.等通过优化hemA基因的表达和发酵条件,ALA产量达到7.3 g/L。但是上述有关ALA的合成方法中,只是针对hemA基因进行分子操作,所构建的基因工程菌都仅限于过表达ALA合成酶一个基因,没有强化C4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中间物的合成和强化ALA的分泌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大肠杆菌构建5-氨基乙酰丙酸C4生物合成途径的基因及其构建方法,对ALA合成酶基因(hemA)、辅酶A转移酶基因(cat)以及ALA分泌基因(YBi)进行基因操作,借助pETDuet-1共表达载体,构建了一株具有较高表达水平的基因,通过共表达hemA、Cat和YBi使细胞外ALA的产量达到1124 mg/L。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在大肠杆菌构建5-氨基乙酰丙酸C4生物合成途径的基因,借助pETDuet-1载体,共表达三个基因:ALA合成酶基因hemA、辅酶A转移酶基因cat和ALA分泌基因YBi,所述工程菌序列如下:
ggggaattgt gagcggataa caattcccct ctagaaataa ttttgtttaa ctttaagaag
gagatatacc atgggcagca gccatcacca tcatcaccac agccaggatc cgaattcatg
gactacaatc tggcactcga taccgctctg aaccggctcc ataccgaggg ccggtaccgg
accttcatcg acatcgagcg gcgcaagggt gccttcccga aagccatgtg gcgcaagccc
gacgggagcg agaaggaaat caccgtctgg tgcggcaacg actatctcgg catgggcca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3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徒手快速拔插模块结构
- 下一篇:电动车控制器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