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面交通运输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4313.0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1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振诚 |
主分类号: | B63B3/00 | 分类号: | B63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曲鹏;张华卿 |
地址: | 10019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面 交通 运输工具 | ||
1.一种水面交通运输工具,包括船底(1)、船舷(2)、甲板(3)、涌浪导流槽(4)和压浪导流挡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涌浪导流槽(4)设置在垂向凹进所述船底(1)的底面和所述甲板(3)之间的空间中,所述涌浪导流槽(4)从艏部一直延伸到艉部,横剖面为圆弧形,纵剖面的顶线前低后高;所述压浪导流挡板(5)的顶部横剖面为圆弧形,纵剖面的顶线前低后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交通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面交通运输工具为单体形式,所述压浪导流挡板(5)和所述涌浪导流槽(4)的顶线曲线从艏部始点(a0)开始以0°向后延伸到第一点(a1),从所述第一点(a1)开始以第一倾角(α1)延伸至第二点(a2),从第二点(a2)开始以第二倾角(α2)延伸至第三点(a3),从第三点(a3)开始以第三倾角(α3)延伸至第四点(a4),从第四点(a4)开始以第四倾角(α4)向上向后延伸到第五点(a5),其中所述第一倾角、第二倾角、第三倾角和第四倾角以大于0°小于5°的角度递增;从所述第五点(a5)开始的第五倾角(α5)陡增8°-13°,而从第六点(a6)开始第六倾角(α6)开始从5°递减,到第七倾角(α7)时减至1°-0°,第八点(a8)与艉部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交通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面交通运输工具为双体形式,包括左侧体(6)和右侧体(7),所述左侧体(6)和右侧体(7)用连接桥连接,压浪导流挡板(11)分别设置在所述左侧体(6)和所述右侧体(7)的内侧船舷上,所述压浪导流挡板(11)在靠近船舯的拐点(J)向前向下以第一倾斜角度(θ1)延伸第一长度,向后向上以第九倾角(α9)延伸第二长度,再以第十倾角(α10)向后向上延伸第三长度相交于水线,其中所述第九倾角(α9)远大于所述第一倾斜角度(θ1)和所述第十倾角(α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面交通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浪导流挡板(11)的宽度为在前端从零开始加宽到所述第一长度的四分之一长度处,之后宽度(e1)保持不变,向后延伸到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交通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面交通运输工具为三体形式,包括左侧体(13)、右侧体(14)和中体(12),所述左侧体(13)、所述右侧体(14)和所述中体(12)用连接桥连接,所述中体(12)的两个船舷上以及所述左侧体(13)和所述右侧体(14)的内侧船舷上分别设置压浪导流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面交通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体(13)和所述右侧体(14)的压浪导流挡板在靠近中点的拐点(R)开始向前向下以第三倾斜角度(θ3)延伸至所述压浪导流挡板的起点,并在拐点(R)开始向后向上以第十三倾角(α13)延伸至靠近所述压浪导流挡板的三分之一长度点的位置(b4),然后再以第十四倾角(α14)向上向后延伸至所述压浪导流挡板的终点(b5);所述第十三倾角(α13)远大于所述第三倾斜角度(θ3)和所述第十四倾角(α1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面交通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体(12)的压浪导流挡板在靠近中点的拐点(Q)开始向前向下以第二倾斜角度(θ2)延伸至所述压浪导流挡板的起点,并在拐点(Q)开始向后向上以第十一倾角(α11)延伸至靠近所述压浪导流挡板的三分之一长度点的位置(b7),然后再以第十二倾角(α12)向上向后延伸至所述压浪导流挡板的终点(b8);所述第十一倾角(α11)远大于所述第二倾斜角度(θ2)和所述第十二倾角(α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振诚,未经陈振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43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居两用生态电热灶具
- 下一篇:一种吸附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