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糖煮糖物料清净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8614.2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0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蒙冠怀;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州中嘉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蒙冠怀 |
主分类号: | C13B5/00 | 分类号: | C13B5/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糖 物料 清净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提高制糖原料糖分收回率的处理煮糖物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糖厂生产过程中,白砂糖的制糖工艺一般包括原料提汁、澄清、蒸发、三系煮糖、助晶、分蜜和干燥工序,其中,三系煮糖工序中得到的甲糖膏、乙糖膏和丙糖膏分别经助晶、分蜜筛分出来蜜、成品糖,筛分出来的蜜的纯度不高,为不影响产品质量,一般只将部分甲洗蜜回煮甲糖膏,另一部分则作为后段糖膏煮制的物料,使得物料后移,降低了糖分的收回。制糖物料的纯度越高,则蔗糖分越高,杂质越少,蔗糖越容易结晶吸收,蔗糖分的收回率就越高。而目前的制糖工艺仅在三系煮糖工序之前对煮糖原料进行清净处理来提高物料纯度。现有的制糖工艺物料清净处理包括有在原料提汁后进行澄清处理,对澄清后的清汁进行上浮处理,经蒸发工序后的糖浆进行上浮处理。由于原料“非蔗糖”杂质成分及数量变化、理化性质变化、存在方式不稳定、生产操作波动、清净效率极限等因素影响,使大量的“非蔗糖”杂质未能去除而进入煮糖工序。这些“非蔗糖”杂质一是阻碍蔗糖分子结晶,收回低;二是增加物料粘度,收回低;三是使糖膏、废蜜发胀造成冒箱或糖蜜自燃;四是废蜜中无机灰分含量太高,大幅度降低了利用价值,同时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糖煮糖物料清净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解决现有制糖工艺煮糖物料的杂质含量大和糖分收回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制糖煮糖物料清净处理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A、稀释:将三系煮糖工序中煮制得到的糖膏经助晶、分蜜筛分出来的蜜进行稀释,稀释到60 Bx ~70Bx;
B、加热:把稀释后的蜜加热至70℃~80℃;
C、上浮:将压缩空气通入步骤B的加热蜜在上浮器中打泡上浮,清出上浮的泡沫;
D、沉降:用磷酸和1.0~1.2磷酸当量的氢氧化钙搅拌混合反应与步骤C清除了泡沫的蜜中形成磷酸氢钙-磷酸钙网络沉降,再加入絮凝剂辅助吸附蜜中的悬浮颗粒杂质沉降,得到清糖浆作为煮糖的原料。
上述制糖煮糖物料清净处理的方法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将步骤D中产生的沉降物进行离心分离,得到的清糖浆作为煮糖的原料。
进一步的,所述磷酸用量为400 ppm ~2400ppm,所述絮凝剂用量为1.5 ppm ~10ppm。
进一步的,所述蜜为甲原蜜、甲洗蜜、乙原蜜、乙洗蜜、糖蜜中的一种或者其中的几种。
优选的,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原理是三系煮糖中的甲糖膏、乙糖膏、丙糖膏经煮制、助晶、分蜜出来的蜜因其析出大量蔗糖分后,“非蔗糖”杂质组成成分稳定,理化性质稳定,硫酸钙、硅酸钙、镁盐等在60 Bx ~70Bx、70℃~80℃的糖液中溶度积下降,绝大部分以悬浮颗粒存在的特性,物料经上浮清除有机表面活性物质(泡沫),再添加磷酸和石灰乳反应生成的磷酸氢钙-磷酸钙复合沉降物,在絮凝剂辅助作用下形成网络沉降吸附捕获物料中悬浮状态颗粒的无机、有机“非蔗糖”杂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上浮处理,能够有效去除磷脂蛋白复合物、果胶、复合胶体等表面活性物质类“非蔗糖”有机杂质,减少阻碍蔗糖结晶因素,降低物料粘度,提高物料纯度,从而提高蔗糖分收回;
2、消除乙糖膏、丙糖膏、废糖蜜发胀问题及废糖蜜自燃问题;
3、添加磷酸氢钙-磷酸钙辅以絮凝剂作用形成网络吸附、沉降、离心分离,能有效去除物料中的无机灰分,减少阻碍蔗糖结晶因素,提高物料纯度,提高蔗糖分收回;
4、经清净处理的物料纯度提高8 AP ~13AP,大部分能够回煮,减少了后段物料煮制量,提高蔗糖分收回,降低废蜜产率;
5、经清净处理后的废蜜中无机灰分含量极低,提升废蜜的利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州中嘉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蒙冠怀,未经广西柳州中嘉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蒙冠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8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聚合度果胶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鲜笋冷藏保鲜的前置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