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于中高温热利用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系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0103.6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5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陆卫;陈飞良;王少伟;俞立明;刘星星;简明;郭少令;陈效双;王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德福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8 | 分类号: | F24J2/48;B32B15/04;C23C14/35;C23C14/06;C23C14/08;C23C14/10;C23C14/14;C23C14/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于 中高 温热 利用 太阳能 选择性 吸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适于中高温热利用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系,其特征在于,膜系的结构为:在基底(1)上自下而上依次为银膜(2),铜膜(3)、钛铝氮氧薄膜(4)、氧化锌锡锑薄膜(5)以及二氧化硅薄膜(6),即:
基底/Ag/Cu/TiAlxNyOz/ZnSnSbOx/SiO2
其中:
所述的基底(1)是Cu箔片、Al箔片、Ni箔片、Cr箔片或不锈钢箔片;
所述的Ag膜(2)厚度范围为100~200nm;
所述的铜膜(3)厚度范围为5nm~20nm;
所述的钛铝氮氧薄膜(4)TiAlxNyOz中,Ti、Al、N、O四种元素的原子比范围为Ti:Al:N:O=1:0~1:0.5~1:1~2,厚度范围为50nm~150nm;
所述的氧化锌锡锑薄膜(5)厚度范围为40nm~150nm;
所述的二氧化硅薄膜(6)厚度范围为50nm~150nm。
2.一种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适于中高温热利用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Ag膜(2)的制备采用金属Ag靶材,以Ar气作为溅射气体,进行磁控溅射镀膜;
所述的Cu薄膜(3)的制备采用金属Cu靶材进行溅射镀膜;
所述的钛铝氮氧薄膜(4)的制备方法为磁控溅射镀膜,采用金属TiAl合金靶材,同时以氮气和氧气两种反应气体进行反应溅射,通过控制氩气、氮气和氧气的流量比或气压比控制TiAlxNyOz薄膜中各元素的组分比;或采用TiAlxNy陶瓷靶材,以氧气作为反应气体进行反应溅射,通过控制氩气和氧气的流量比或气压比控制TiAlxNyOz薄膜中各元素的组分比;或采用按预先设定的Ti、Al、N、O四种元素原子比烧结好的TiAlxNyOz陶瓷靶材,直接进行溅射镀膜;
所述的氧化锌锡锑薄膜(5)的制备采用ZnSnSb合金靶材,以氧气作为反应气体进行反应溅射;或采用以ZnO、SnO2、Sb2O3按所需比例烧制成的ZnSnSbOx陶瓷靶材直接进行溅射镀膜;
所述的二氧化硅薄膜(6)的制备采用Si靶材,以氧气作为反应气体进行反应溅射;或采用SiO2陶瓷靶材直接进行溅射镀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德福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德福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01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药残留清除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温控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