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报文处理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3216.3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7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荣;刘如冰;王锋;席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文 处理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程分支设备的报文处理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早期局域网技术中,局域网络的划分是物理层面的划分。随着交换机技术的进步及相关标准的开发,随后出现了虚拟局域网技术(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VLAN技术的使用允许从逻辑上将一个区域的网络划分为多个局域网络。每个VLAN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二层网络,或者理解为一个二层广播域。同一个VLAN内的主机之间可以通过二层互相通信,而不同VLAN中的主机之间在二层上是相互隔离的,如果两个VLAN中的主机希望互相访问则需要通过三层转发才能实现。
在城域网中经常需要使用VLAN在二层上隔离不同的用户,然而由于需要使用城域网传输数据的用户数量巨大,于是引发了VLAN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IEEE802.1Q在报文中定义的VLAN ID域只有12个比特,理论上最多可以表示4094个VLAN。然而4094个VLAN远远不能满足需求,QinQ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QinQ是802.1Q in802.1Q的简称,它是基于IEEE802.1Q技术的一种二层隧道协议,通过在用户报文中额外封装上一个外层VLAN Tag,使其携带两层VLAN Tag穿越运营商的骨干网络(又称公网),从而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比较简单的二层VPN隧道技术,也使运营商能够利用一个外层VLAN来为内部规划有多个VLAN的用户网络提供服务成为了可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报文处理控制装置及对应的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上,其中该网络设备包括面向用户主机的下行端口以及面向internet的上行端口,其中在该装置运行时,所述下行端口的VLAN过滤功能处于关闭状态,该装置包括:
ARP处理单元,用于通过下行端口接收来自用户主机的ARP报文,对该ARP报文进行ARP学习,在ARP表项中保存该报文携带的用户VLAN标识。
路由处理单元,用于在添加用户主机的下一跳表项时,将用户主机对应的ARP表项中保存的用户VLAN标识添加到对应的下一跳表项中。
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一种报文处理控制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上,其中该网络设备包括面向用户主机的下行端口以及上行端口,其中该控制方法运行时所述下行端口的VLAN过滤功能被设置为关闭状态,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通过下行端口接收来自用户主机的ARP报文,对该ARP报文进行ARP学习,在ARP表项中保存该报文携带的用户VLAN标识。
步骤B、在添加用户主机的下一跳表项时,将用户主机对应的ARP表项中保存的用户VLAN标识添加到对应的下一跳表项中。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常简洁的QinQ终结处理机制,实现成本低,可靠性高,而且无需用户部署具有QinQ功能的汇聚交换机,同时允许每个用户网络随意规划自身的C-VLAN,最大限度地复用了VLAN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典型的QinQ组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报文处理控制装置的逻辑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网络设备典型的硬件架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组网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行报文处理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ARP过程处理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下行报文处理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多用户网络的组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从QinQ角度来看,在用户网络中,其规划的VLAN通常被称为C-VLAN(C-VLAN);而运营商为用户网络分配的公网VLAN称为为S-VLAN(S-VLAN)。当用户网络中的主机发送的报文到达用户的接入交换机时,该报文在转发处理过程中会被封装上对应C-VLAN Tag。携带C-VLAN Tag的报文进入运营商网络,到达使能QinQ的汇聚交换机B时,该报文就会被封装上S-VLAN对应的VLAN Tag。被重新封装的报文在运营商网络中将基于S-VLAN进行转发;但是如果该报文要发往外部Internet,则需要在出口网关(核心交换机C)上对该报文进行VLAN终结处理,此时核心交换机C需要去掉报文的两层VLAN Tag,然后按照正常的三层转发对报文进行处理,最终通过上行口将报文发送到Internet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32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筛筒的粮食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金融自助设备的认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