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舱盖开启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2276.5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为;王振国;刘卫东;梁剑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F15/04 | 分类号: | E05F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舱盖 开启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洞实验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应用于风洞实验的高超声速风洞实验舱的舱盖开启机构。
背景技术
风洞实验是依据运动的相对原理,将实验模型或者实物固定在地面人工环境中,人为制造气流通过,以模拟空中各种飞行状态,获取实验数据。风洞实验广泛应用于导弹、高超声速飞行器、空天飞机的模型实验,是航空航天领域内非常重要的地面试验设备。高超声速风洞一般包括加热器、喷管、实验舱、扩压器、引射器(或真空罐)、气源系统、控制系统等,实验舱是实验模型的场所,是风洞的重要部件,要满足不同实验模型、实验任务的需要。
实验舱上游与喷管相连,下游与扩压器连接,风洞实验是将实验模型放置于实验舱中进行相应实验。实验舱需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实验舱的气动性能好,空气动力学性能要求好,以确保高超声速推进风洞的启动性能和实验性能;
2)、实验舱具有足够的空间,以保证大尺寸的实验模型进入舱体后,余下的空间仍能满足实验雷诺数及几何模拟精确性的要求;
3)、气密性好,实验时实验舱内压力一般情况下接近真空,但出现特殊情况时也有正压力,不能出现气体泄漏现象,否则影响风洞气动和实验性能,因此,实验舱的气密性要好;
4)、结构和刚度高,由于试验过程中,不管是在真空条件或者正压条件下,为防止实验舱舱体受力变形,所选用舱体需要能承受相应气压的压力,而不能变形或者破坏;
5)、进出方便,风洞实验中,部分模型需要安装在实验舱内、或者需要进一步调整模型的姿态。此时,相关操作人员就需要进入实验舱内。因此,模型或者操作人员能否方便的进出实验舱也成为考验实验舱的一个重要指标;
6)、数据采集方便,不同实验条件下,实验舱需要满足测量、数据采集、流场显示的要求。
现有的风洞设备中的实验舱,其基本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实验舱1的上游与喷管2连接,下游与扩压器3连接,实验模型4置于喷管2的出口并且位于实验舱1的中心位置。对于风洞实验舱的外形设计,一般有两种,即方形实验舱和圆形实验舱。方形实验舱和圆形实验舱各有优缺点,这两种类型的实验舱在风洞设备中均使用过,这里不再详细讨论。
为了满足实验模型及操作人员进出舱体的要求,传统的实验舱一般都在侧面上设有舱盖,具体结构如图2及图3所示,包括实验舱舱体10、舱盖20’、支撑件30等主要部分,舱盖20’一般都开在实验舱舱体10的侧面,舱盖20’的尺寸依据实验模型的大小而不同。当处理大尺寸的实验模型时,舱盖20’的尺寸亦较大。实验舱的舱盖20’质量都较大,从几十公斤到几百公斤,甚至数吨。
当大型的实验模型进行风洞实验时,由于实验模型的尺寸大、质量大,进出实验舱1将非常困难,且实验模型在实验舱1内部还需要安装、调整位置,同时实验人员、仪器设备、操作工具等均需要进出实验舱1,由于舱盖20’的空间有限,实验舱1将非常不方便实验和操作,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实验效率低。为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的舱盖及用于开启该新型的舱盖的舱盖开启机构,以满足对大型实验模型进行风洞实验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舱盖开启机构,在风洞实验中对风洞实验舱的舱盖进行开闭操作,以解决风洞实验舱的开口空间有限、实验效率低及操作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舱盖开启机构,适用于开启或者关闭风洞实验舱的舱盖,舱盖为风洞实验舱在闭合状态下圆弧圆心位于实验舱舱体轴向中心线上的圆弧形翻盖,舱盖开启机构包括弹性连杆及转动三脚架,弹性连杆的第一末端与圆弧形翻盖铰链连接,弹性连杆的第二末端与转动三脚架的第一顶角铰链连接,转动三脚架的第二顶角铰链连接有动力驱动机构、第三顶角铰链连接有支撑机构,转动三脚架在动力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弹性连杆移动以开启或者关闭圆弧形翻盖。
进一步地,支撑机构包括与地面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支撑架与转动三脚架的第三顶角铰链连接,支撑架上还固定有一带倾斜设置的承重面的托架,托架上的承重面用于在打开圆弧形翻盖后支撑转动三脚架。
进一步地,动力驱动机构包括液压油缸,液压油缸连接有提供液压动力源的液压系统,液压油缸的缸体经一铰链机构与地面活动连接,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转动三脚架的第二顶角铰链连接,在液压系统的驱动下,活塞杆以铰链机构为支点转动并带动转动三脚架。
进一步地,舱盖开启机构包括沿实验舱舱体的轴向平行设置的多个弹性连杆,每个弹性连杆分别经转动三脚架与动力驱动机构铰链连接,在多个弹性连杆的共同作用下推拉圆弧形翻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22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