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隔离驱动电路的集成磁性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4672.5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6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M.布尔科维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派资本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28 | 分类号: | H02M3/2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蒋骏;徐红燕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隔离 驱动 电路 集成 磁性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开关模式功率转换器。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提供被集成到功率变压器或功率电感器中的隔离驱动电路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开关模式功率转换器通常使用电感器、变压器、电容器或其一些组合,作为储能元件来以离散脉冲将能量从输入源传送到输出负载。添加额外电路以在电路的负载限制内维持恒定电压或恒定电流。使用变压器允许将输出与输入源电隔离。
对于DC/DC电源设计人员来说,行业中的新挑战要求更高的效率和功率密度。这已导致同步整流器的使用,同步整流器通过用MOSFET装置替代输出中的整流二极管来实现。
在各种转换器拓扑结构中使用自驱同步整流器因为其简单性而具有吸引力并且流行。这主要是由于缺少对于用于输入侧开关和同步整流器的驱动信号之间额外隔离的需求。然而,简单性具有其缺点。这些缺点包括:(a)同步整流器和初级侧开关之间的交叉传导;(b)得自于功率变压器的驱动电压,随输入电压中的变化而变化并因而需要额外的钳位电路,并导致额外的损耗;以及(c)驱动信号之间的定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路寄生。
一个解决方案是使用直接驱动用于同步整流器,其在用于初级开关(输入侧)和同步整流器(输出侧)的驱动信号之间具有良好控制的定时。因而此解决方案允许同步整流器甚至在高开关频率下的有效操作。直接驱动的同步整流器的再一个好处是,驱动电压(栅极到源级)是恒定的且不依赖输入电压,在宽输入电压范围上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现有技术中已提出了各种隔离驱动电路。用于提供隔离的最常见的技术是使用驱动变压器。已提出了使用驱动变压器的各种解决方案,所有这些都需要用于驱动变压器的单独的磁芯。
由Svardsjo在编号5,907,481的美国专利中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其中PWM信号被馈送到用于初级侧开关的开关控制电路中,并被馈送到驱动变压器中,其中其输出为同步整流器馈送开关控制电路。此解决方案的缺点是驱动变压器仅将PWM信号从转换器的一侧传送到另一侧,并需要额外的开关控制电路以及用于驱动开关的功率源。
编号6,804,125和7,102,898的美国专利中,Brkovic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隔离驱动电路,其使用向初级开关和同步整流器提供功率和适当延迟的驱动变压器。该电路利用驱动变压器绕组的漏电感以及初级开关(MOSFET)的输入电容来提供必要的延迟。此电路进一步公开了根据甚至具有位于输出侧上的控制和反馈电路的次级侧上所感测的条件禁用或启用初级绕组的装置。
图1中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隔离式DC至DC转换器,其采用了具有半桥式初级电路和采用同步整流器S1和S2的全波次级电路的双端DC至DC转换器。图1中的电路包括开关Q1和Q2(也称作初级可控功率开关)、电容器C1和C2、功率隔离变压器T1、同步整流器S1和S2、输出电感器L0以及电容器C0。利用滤波电容器C1和C2分割输入电压VIN。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Np的一端被连接到电容器C1和C2的共同节点,而第二端被连接到开关Q1和Q2的共同节点。两个次级绕组NS1和NS2在共同节点CT处被中心分接。共同节点CT被连接到包括跨越转换器和负载的输出所连接的电感器L0和电容器C0的低通输出滤波器。绕组NS1的第二端被连接到同步整流器S1,而绕组NS2的第二端被连接到同步整流器S2。选择变压器T1绕组的极性,使得当开关Q1接通时,同步整流器S1接通且S2断开。相反,当开关Q2接通,同步整流器S1断开且S2接通。初级开关Q1和Q2被例示为MOSFET(目前常用的),但也可被实现为IGBT或其他可控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派资本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派资本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46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板开槽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平式三节导轨的中导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