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后防撞梁骨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1427.4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5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姜勇;吴开丰;袁亮;苗布和;彭权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后防 骨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指是一种新型后防撞梁骨架结构。
背景技术
为提高乘用车后部碰撞时的被动安全性,乘用车一般都配备有后防撞梁,后防撞梁的主体部分由后防撞梁外板、后防撞梁连接板和后防撞梁安装板等组成。当发生碰撞时,通过后防撞梁连接板的轴向溃缩变形来吸收部分碰撞能量,尽可能的保护车身主要框架结构不受损坏,并降低车辆的修复成本。现有的后防撞梁结构复杂,零件多,制造工艺性差,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满足乘用车后部的碰撞安全需要,又具有质量轻、成本低特点的新型后防撞梁骨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后防撞梁骨架结构,它包括后防撞梁外板、后防撞梁连接板和后防撞梁安装板,所述的后防撞梁外板对称设有两个安装孔,后防撞梁连接板固定套设在安装孔中,后防撞梁连接板的后端面与后防撞梁安装板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
所述的后防撞梁连接板的侧面设有用于与防撞梁外板的安装孔焊接的第一焊接片,所述后防撞梁连接板的后端面两侧设有翻边,翻边的作用在于用于保证后防撞梁连接板自身的稳固性。
所述的后防撞梁安装板设有与后防撞梁连接板的后端面相匹配的凹槽,后防撞梁安装板的底部设有与后防撞梁连接板焊接的第二焊接片。
本实用新型中,后防撞梁外板和后防撞梁安装板各由一块板件冲压成型;后防撞梁连接板是通过自焊接形成的,整体构成的新型后防撞梁骨架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满足乘用车后部碰撞时的被动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把后防撞梁外板和后防撞梁安装板设计成通用件来减少零件数量,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后防撞梁外板、后防撞梁连接板和后防撞梁安装板的连接关系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后防撞梁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后防撞梁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新型后防撞梁骨架结构,它包括后防撞梁外板2、后防撞梁连接板3和后防撞梁安装板1,后防撞梁外板2对称设有两个安装孔2.1,相应的后防撞梁连接板3也设有两个,其前端焊接固定套设在安装孔2.1中,后防撞梁连接板3的后端与后防撞梁安装板1焊接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后防撞梁连接板3的侧面设有用于与防撞梁外板2的安装孔2.1焊接的第一焊接片3.1,所述后防撞梁连接板3的后端面两侧设有翻边3.2,翻边3.2的作用在于用于保证后防撞梁连接板3自身的稳固性。
如图5所示,后防撞梁安装板1设有与后防撞梁连接板3的后端面相匹配的凹槽1.1,后防撞梁安装板1的底部设有与后防撞梁连接板3焊接的第二焊接片1.2。
本实施例中,后防撞梁外板2和后防撞梁安装板3各由一块板件冲压成型;后防撞梁连接板1是通过自焊接形成的,整体构成的新型后防撞梁骨架结构由于把后防撞梁外板2和后防撞梁安装板3设计成通用件(通过板件冲压形成)来减少零件数量,降低制造成本,是一种既能满足乘用车后部的碰撞安全需要,又具有质量轻、成本低的新型后防撞梁骨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14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