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掩模框架及其对应的掩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4429.4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3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凌;高小平;张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04 | 分类号: | C23C14/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及其 对应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印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掩模框架及其对应的掩模组件。
背景技术
与现行LCD技术相较,利用有机发光二级管(OLED)技术所制成的显示器不仅具有可全彩化、反应时间快、高亮度(100-14,000cd/m2)、高流明效率(16-38lm/W)、170度以上的视角、无一般LCD残影、可制作成大尺寸与可挠曲性面板、能够在摄氏-30℃-80℃的范围内作业等优势,而且制程简单、整体厚度也能缩小至1mm以下、成本更仅有TFT-LCD的30-40%。因此,利用OLED技术所制成的显示器深得社会欢迎。
目前,OLED技术所制成的显示器在小尺寸上已经达到量产,而且相对较为成熟。但为了通过同时制造多个OLED显示器以实现产量的提高,或者是制造出大尺寸的OLED显示器,就需要增大传统大衬底的尺寸,相应的就必须增大用于蒸镀有机材料的掩模组件的尺寸。
图1所示是传统用于蒸镀有机材料的掩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外框11及通过焊点120固定在外框11上的掩模部12,掩模部12是通过在两端施加拉力绷紧后焊接到外框11上,焊接后释放拉力。掩模组件水平放置时,由于掩模部12沿原来拉力反方向回缩导致外框11上下(图1中上下方位)支撑部分出现图中所示内凹现象,从而使得掩模部12出现下垂(特别是掩模部12中间区域),如此造成的后果是蒸镀得到的图案位置精度、尺寸大小相对都会有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及良率。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1136655公开了一种掩模组件及用于使用该掩模组件的平板显示器的沉积设备,其主要结构在于:掩模组件的外框上设置有横跨外框构成的开口区域的支撑棒,从而减少掩模部的下垂量。中国专利专利号为01138161.2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大尺寸显示面板的掩模,其包括:具有多个孔的主框架,自掩模根据要制造的尺寸和图案而装配在主框架的孔内。以上方式在实现OLED显示器量产上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制作大尺寸显示屏上依然存在掩模部12下垂问题,影响大尺寸显示屏制造的良品率和精度要求,因此依然具有一定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需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掩模框架及其对应的掩模组件,
所述掩模框架包括内框,所述内框用来与掩模板周边连接固定,起到将掩模板绷紧的作用;强化杆,所述强化杆置于所述内框外侧与所述内框相互作用,起到减少或弥补当所述内框将所述掩模板绷紧时产生的所述内框边框向内收缩量的作用;及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所述内框和所述强化杆,起到支撑所述强化杆,将所述内框向内收缩的边框向外进行拉伸,起到减少或弥补当所述内框将所述掩模板绷紧时产生的所述内框边框向内收缩量的作用。
根据本专利背景技术中对现有技术所述,如图1所示,当外框11的边受到向内的拉力时,外框11上下(图1中上下方位)支撑部分出现图1所示的内凹现象,从而造成了掩模部的下垂;此时调节所述连接机构则可以降低或弥补外框支撑部分向内凹的情况,改善产品的精度、质量,并提高良品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掩模框架的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内框包括两组对边,所述两组对边构成一个中空封闭矩形框架。
进一步地,所述封闭矩形框架为一体成型或由所述两组对边通过连接部件连结构成。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掩模框架更倾向于解决制备大尺寸面板的产品,虽然一体成型的所述封闭矩形框架在此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当尺寸进一步增大时,则由通过连接部件连接构成的所述封闭矩形框架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所述内框和强化杆在接触部位具有对应的支撑机构,且所述支撑机构使所述内框和所述强化杆连接时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对应的支撑机构是分别位于所述内框和所述强化杆接触部位具有定位作用的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或者是简单的单边凸起结构而无相应的凹陷结构。
简单的单边突起结构可以起到造成内框和强化杆之间具有间隙的作用,并且制备起来相对更加简单,成本低廉;而具有定位作用的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则使定位更加精确。
优选地,所述具有定位作用的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是半径相同、配合后二者能够实现重合的圆柱体或者是可配合的梯形凸起结构和可与所述梯形凸起结构配合定位的凹陷结构或者是n大于等于1个柱状凸起结构和可与所述柱状凸起结构配合的凹陷结构,所述柱状突起结构和所述柱状凸起结构配合的凹陷结构的中心线重合且垂直于所述接触部位表面。
所述连接机构是螺丝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44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藏毯洗毯工艺
- 下一篇:生物焦油收集和综合转换利用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