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路板夹紧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1823.1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7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萌源;许嘉源;李燕;胡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7/12 | 分类号: | H05K7/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板 夹紧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线路板的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线路板是机箱、电控箱或电控盒里的关键组件,为了安装调试、检测、运输的需要,在设计与制造中都要求线路板便于装配和插拔。现在普通的线路板的紧固装置多采用刚性定位法和弹性定位法。刚性定位法是采用螺钉、销、轴等紧固件直接将线路板固紧在机箱内,或者是采用开槽插入的方法对线路板进行加持或固定;弹性定位法是采用弹性簧片对线路板进行加持或加压。采用螺钉、销、轴等紧固件进行定位对反复装调极为不便;而采用开槽插入法或弹性簧片法又会造成定位精度不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150161Y,授权公告日2008年11月12日)公开了一种线路板夹紧定位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滑块组件以及设置在滑块组件内的螺杆和螺母;滑块组件包括螺杆滑块、螺母滑块和定位滑块;螺杆滑块和螺母滑块均为一端面是等角斜面的长方体;定位滑块为两个端面是斜面的长方体;螺杆滑块内长度方向设置有可供螺杆穿过的中心孔,螺母滑块内长度方向设置有可供螺杆穿过的通孔,定位滑块内长度方向设置有可供螺杆穿过的螺杆孔;螺杆依次穿过中心孔、螺杆孔和通孔后与螺母连接;螺杆滑块的斜面和定位滑块的一个斜面相吻合,螺母滑块的斜面和定位滑块的另一个斜面相吻合,定位滑块最长的长方形侧面上设置有至少连个螺纹孔;螺杆可在螺杆孔内自由运动。螺杆滑块内长度方向设置有可限制螺杆头部位置的定位孔,线路板夹紧定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定位孔底面和螺杆头部之间的压力弹簧。
其解决了现有线路板的紧固装置定位精度不高、装调不方便、在振动冲击下容易产生损坏变形、可能产生致命多余物的技术问题。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螺杆滑块和螺杆之间间隙较大,无精密的配合关系,在旋紧螺杆后,螺杆滑块与螺杆之间的传力面仅为螺杆头根部很小的环状面,夹紧装置依靠螺杆滑块右侧的斜面定位,由于斜面尺寸较小且有效接触面位于螺杆下部,力学稳定性差,螺杆滑块起不到锁紧作用。
2、在旋紧螺杆后,定位滑块和螺母滑块之间的径向距离增大,而螺杆滑块的预紧力无法和螺母滑块实现平衡,使得待锁紧零件发生倾斜。
3在旋紧螺杆时,螺杆和弹簧接触端面沿轴向挤压弹簧,为旋紧螺杆,会使得压力弹簧突破工作极限造成破坏。且锁紧状态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线路板夹紧定位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锁紧失效、待锁紧零件发生倾斜、弹簧失效、锁紧状态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线路板夹紧定位装置,包括螺杆1、螺杆头部11以及滑块组件,所述螺杆头部固定在螺杆一端,所述螺杆另一端设置有螺母滑块,所述滑块组件包括从螺杆头部至螺母的方向依次套接在螺杆上的螺杆滑块3、固定滑块4和螺母滑块5,所述螺母滑块5和螺杆1螺纹配合,
所述螺杆滑块3内沿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头部安置孔31、定位孔32以及中心孔33,
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头部安置孔31的孔径从螺杆头部至螺杆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定位孔32的孔径等于头部安置孔31的最小孔径,所述中心孔的孔径略大于螺杆的直径,所述螺杆头部沿轴向的剖面为锥形,所述螺杆头部与头部安置孔31锥面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螺杆头部和螺杆滑块通过头部安置孔紧密配合,增大了螺杆滑块与螺杆之间的传力面,在进行锁紧过程中,螺杆滑块和螺杆之间不会产生松动,螺杆所产生的推力直接作用于螺杆滑块上,依靠螺杆滑块右侧的斜面定位,锁紧可靠。
2、在旋紧螺杆时,螺杆所产生的推力直接作用于螺杆滑块,弹簧正常压紧后长度小于螺杆滑块容纳压力弹簧的沉孔深度,有效地保护了压力弹簧,不会造成弹簧损坏,锁紧状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配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11-螺杆头部,2-压力弹簧,3-螺杆滑块,31-头部安置孔,32-定位孔,33-中心孔,4-定位滑块,41-螺杆孔,5-螺母滑块,51-通孔,6-螺纹孔,7-宽口槽,8-箱体导槽,9-线路板,10-线路板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1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支撑架的笔记本电脑
- 下一篇:防划伤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