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低温硫回收有机硫水解催化剂及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9075.0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4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廖小东;何金龙;温崇荣;陈昌介;杨芳;黄灵;涂陈媛;张素娟;许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10 | 分类号: | B01J23/10;B01D53/86;B01D53/52;B01D53/50;B01D5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回收 有机 水解 催化剂 制备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低温硫回收有机硫水解催化剂及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U.S.P4,388,288直接采用粉末状的TiO2、水和成型添加剂混合成型,该专利未采用溶胶,有2个实例采用压片成型,添加的试剂为碳黑和聚已二醇,焙烧温度分别为600℃和350℃。前者比表面积小于60m2/g,后者的分解温度达不到偏钛酸分解为氧化钛的温度,不能作为硫磺回收催化剂使用。该专利的实施示例为仅仅加入纤维素,该例可能减少了水的加量,但却增加了机器的磨损。
U.S.P4,113,660在制备过程中主要采用溶胶的方法,其溶胶事先由盐酸和偏钛酸制成,在以后的制备过程中稀释使用。虽然按照此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强度较高,但其比表面积偏小,在其专利的实施例中仅有两例制备的催化剂比表面积超过100m2/g,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了氢氧化铝,含量较高,与偏钛酸的比例超过1:1。或者加入硅溶胶、粘土,与偏钛酸的比例约0.7:1。该剂主要用作一氧化氮转换催化剂,比表面积小于115m2/g。
CN101069582描述了一种克劳斯硫磺回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加入铝硅酸盐和硫酸铵,该专利生产的催化剂氧化钛含量较低,为65%-85%,且仅COS转化率在一定条件下较高。
CN1126595公开了一种TiO2基双功能硫磺回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由偏钛酸、氧化铝或氢氧化铝及配置好的碱土金属氧化物的前驱物溶液一起混合均匀,通过挤条机挤条成型,经干燥、焙烧后得成品催化剂。氧化钛含量为10-90%,活性氧化铝为9.5-89.5%,碱土金属氧化物含量为0.5-10%,与传统氧化铝催化剂相比,具有比表面积大、强度高等优点,但CS2水解活性在高空速的情况下较低。硫化氢直接氧化性能也较低。
CN1029594介绍了一种常温有机硫水解催化剂及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由2%-25%载体重量的碳酸钾和球型氧化铝载体。碳酸钾的含量最好为4%-16%。其制备方法是将γ-Al2O3载体以碳酸钾水溶液浸渍到载体上,碳酸钾含量达到要求后,在室温至120℃下干燥即成。本催化剂对COS,CS2等具有很好地水解作用,同时对硫化氢也具有良好的吸收作用,室温-50,COS含量1-5毫克/米,空速2000时条件下,水解转化率>95%,可广泛用于石化行业水解催化剂。
CN1134312介绍了一种有机硫水解催化剂及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由4~20%(重量)二氧化钛和γ-氧化铝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精制处理的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钛按比例混合后滚球成型。用特制的洗涤液处理半成品球、再经活化、煅烧即成。本催化剂对羰基硫、二硫化碳、硫醇、硫醚等均具有很好的水解作用,同时能使水解产生的硫化氢进一步转化为元素硫加以回收利用。在空速1800h-1、COS含量高达5000毫克/米3条件下,水解转化率≥90%,可广泛用于各种行业的脱硫装置中水解有机硫。
CN1189394介绍了一种常低温有机硫水解催化剂及制备,属于催化剂制备领域。该催化剂由含0.5~8%载体重量的(NH4)6Mo7O24.4H2O和3~10%载体重量的K2CO3以及低密度球形γ-Al2O3载体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NH4)6Mo7O24.4H2O水溶液等体积浸渍法浸渍到球形γ-Al2O3上,经干燥和焙烧活化后,再浸渍K2CO3水溶液,再经干燥和焙烧而制得。该催化剂对COS和CS2等有机硫有很好的水解催化作用,具有使用寿命长和一定的抗氧中毒能力。在室温至100℃、COS含量1—10mgS/m3和空速2000h-1条件下,水解转化率>98%,可用于合成氨、C1化学、石油和天然气化工原料气中有机硫水解脱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90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空滤外圆注胶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除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