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板圆孔翻边加工方法以及薄板内螺纹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5655.6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7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大树;栗原弘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B21D19/08 | 分类号: | B21D1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板 圆孔 加工 方法 以及 螺纹 形成 | ||
1.一种薄板圆孔翻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骤,通过对平板型工件的目标部分进行压溃加工从而在目标部分中形成比原始厚度更薄的薄的部分;
第二步骤,通过冲孔加工在所述薄的部分中形成圆形通孔;以及
第三步骤,通过在所述薄的部分中形成的通孔周围进行利用了圆孔翻边加工的突出加工来形成从工件表面升起的环形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圆孔翻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表面通过工件的被压溃的材料的流动而被形成为凹形和/或者凸形处所在的区域被预先设为等于或者小于由所述圆孔翻边加工形成的所述环形部分的外径内部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板圆孔翻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比所述工件的所述原始厚度更厚的厚的部分被形成在所述工件表面通过所述工件的被压溃的材料的流动而被形成为凹形和/或者凸形处所在的区域中。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薄板圆孔翻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压溃加工形成的所述薄的部分的区域被预先设为等于或者小于由所述冲孔加工形成的所述通孔的区域。
5.一种薄板内螺纹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骤,通过对平板型工件的目标位置进行压溃加工在目标部分中形成比原始厚度更薄的薄的部分;
第二步骤,通过冲孔加工在所述薄的部分中形成圆形通孔;
第三步骤,通过在所述薄的部分中形成的通孔周围进行利用了圆孔翻边加工的突出加工来形成从工件表面升起的环形部分;
第四步骤,在所述环形部分的内壁表面上形成内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56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