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苦荞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7932.4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8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健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健康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瑞;钱成岑 |
地址: | 6149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苦荞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苦荞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苦荞麦是双子叶的蓼科荞麦属植物,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矿物质和维生素,其营养素种类丰富,含量平衡。苦荞麦蛋白质含量为9.3%-14.9%,营养效价高达85%-90%,极易消化吸收,除含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外,还有维持老年人和婴幼儿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精氨酸和组氨酸;苦荞麦脂肪含量达2.1%-2.8%,主要是能防止皮肤干燥、血尿、脂肪肝等疾病的泊酸、亚油酸和少量的亚麻酸,另外,苦荞麦中还有能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的维生素、矿物质。
苦荞麦除具有上述的营养价值外,还有独特的保健功能。苦荞麦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类黄酮物质——芦丁,这种物质能维持血管壁的正常透性与脆性,软化血管,有促进伤口愈合、消炎、抗过敏、止咳、平喘、降血脂的作用;苦荞麦中还有一种疗效成分—维生素E,它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抑制和消除人体内过剩的自由基,活化巨噬细胞,消除皮肤的色素沉积,增强人体免疫机能,减轻抗癌药物的负作用;苦荞麦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有毒物质的排泄,降低血清的总胆固醇及LDL胆固醇的含量;苦荞麦中的活性元素硒在人体内可与金属结合形成一种不稳定的“金属—硒—蛋白”复合物,有助于体内有毒物质的排除。中医学上普遍认为,苦荞麦具有清热降火、消食化滞、凉血消肿等保健功效。
苦荞麦主要在我国西南、西北海拔1200-3000m的高寒山区种植,是天然、无污染的杂粮作物。目前,对苦荞麦的加工利用主要是挂面、方便面、饼干、糕点、快餐粉等,但对苦荞麦的内皮层的利用未见相关报道,其脱壳后的苦荞麦皮层含有丰富的营养,利用价值很高。
荞麦的营养成分丰富,据测荞麦粉含有水分13.5%,蛋白质10.2%,脂肪2.5%,碳水化合物72.2%,纤维素1.2%,荞麦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含量丰富,分别为18.18、9.09、9.92和6.53(g/100g蛋白质)。荞麦富含矿物质,据分析100g荞麦种含有钙15mg、磷180mg、铁1.2mg、镁130mg、锌1.5mg,还含有铜、镍、硅等一些微量元素。另外荞麦中还含有其它粮食作物中没有的芦丁。据日本特开昭56——158068报道,荞麦中的芦丁含量为7(mg/100g荞麦面),这是其它粮食作物无法比拟的。祖国医学《本草纲目》记载:荞麦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有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现代临床医学观察表明,荞麦仁及其制品具有降血糖、高血脂,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等病人都有辅助治疗作用。这些作用都与荞麦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有关。据科学工作者证实,荞麦中含有黄酮类物质,其主要成分为芦丁。芦丁含量占总黄酮的70%-90%,芦丁又名芸香甙、维生素P,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糖尿病、高血压的辅助治疗。
茶的品种很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有的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6大类。有的根据我国出口茶的类别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紧压茶和速溶茶等几大类。
另外还有一些“茶”,它们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它们虽然不是茶,但人们习惯把当茶饮用,又不能称之为假茶,我们称之为“非茶之茶”。这些“非茶之茶”与真正的茶树是完全不同植物种属,没有一点亲缘关系,不属于茶叶的范畴,而是把一些植物的叶、茎、花加工成干样后当茶泡饮,饮用方法上也与一般的茶一样。它们有不同于茶叶的保健功能,多以保健茶或药用茶的形态出现,如苦丁茶,绞股蓝等。苦荞茶也成为了保健茶中的一员,但现有技术对苦荞麦的加工使其有效营养成分流失严重,其中芦丁的流失高达70-8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苦荞茶的制备方法,去除其影响口感的苦荞茶壳部分,大量保留其营养成分不流失,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苦荞茶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精选带壳苦荞茶,做除杂质处理,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
b.对上述带壳苦荞茶清洗,在容器中低温浸泡5-10小时;
c.浸泡结束后脱去带壳苦荞茶水分,并自然风干其表面水分;
d.将风干后的带壳苦荞茶置于压力容器中,注入蒸汽压力达到2-5个大气压,将带壳苦荞茶蒸熟;
e.将上述蒸熟的带壳苦荞茶在炒制设备中炒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健康,未经黄健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79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