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酞丁安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7265.1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3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程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陇海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035 | 分类号: | A61K31/4035;A61K31/203;A61K31/10;A61K9/06;A61P31/12;A61P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酞丁安 化合物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临床医学领域治疗皮肤疾病的外用制剂。本发明是一种新的酞丁安复合乳膏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病毒感染一直是人们关心的一个社会话题,病毒感染引起多种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病毒性皮肤病在皮肤患病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扁平疣(Flat Wart)是一种由疣病毒感染引起的良性皮肤赘生物。扁平疣和寻常疣一样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皮肤上突出的病变。多见于青少年,常发于颜面和手背。容易自身接种,也可传染他人。常突然发生,又很快地完全消失。极少数患者还有发生癌变的可能,虽把疣体去掉,但效果也不佳,使许多患者病损区出现水肿溃疡留疤等诸多并发症。目前,西医学对扁平疣的治疗原则是抗病毒和防止继发感染,多选用酞丁胺软膏、氟脲嘧啶软膏、疱疹净软膏、干扰素软膏等外擦,但是治疗效周期长,易复发,效果不是很明显。
扁平疣不但影响美观而且具有传染性,由于发病时偶感搔痒,这样会给患者的面部和四肢留下疤痕,影响美观,而在原有的酞丁安乳膏中加入维A酸后制得的复合酞丁安乳膏治疗扁平疣,有效率高,不留疤痕,简便易行。
酞丁安(Ftibamzone),又名增光素,是我国首创的抗病毒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病毒DNA和早期蛋白质合成,而对正常细胞DNA合成影响甚微,具有抗沙眼衣原体及抗疱疹病毒活性并且具有较好的抗真菌作用及止痒作用。
维A酸(Tretinoin)是体内维生素A的代谢中间产物,主要影响骨的生长和促进上皮细胞增生、分化、角质溶解等代谢作用。用于治疗寻常痤疮、银屑病、鱼鳞病、扁平苔癣、毛发红糠疹、毛囊角化病、鳞状细胞癌及黑色素瘤等疾病。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表皮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及真皮成纤维细胞都是维A酸作用重要的靶细胞。维A酸可影响黑色素细胞的黑色素生成,其作用是多位点的,对酪氨酸羟化酶、多巴氧化酶及二羟基吲哚氧化酶等三型催化酶活性都有抑制作用,从而降低黑色素形成、减轻皮肤色素沉着。
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无色液体,重要的极性非质子溶剂。它可与许多有机溶剂及水互溶。二甲基亚砜具有极易渗透皮肤的特殊性质,造成使用人员感觉类似牡蛎般的味道。广泛用作溶剂和反应试剂,具有很高的选择抽提能力。在医药工业中二甲基亚砜还有直接用作某些药物的原料及载体。二甲基亚砜本身有消炎止痛,利尿,镇静等作用。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药物治疗扁平疣,而在这些药物中酞丁安乳膏使用的较为多见,但是其效果不是太理想,治疗周期长,容易复发,而且在治疗后可能留下的疤痕无法消去,是患者感到不满意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有效的治疗扁平疣,而且还能在治疗的基础上消除治疗后留下的疤痕的含有酞丁安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达到治疗后恢复到原来的皮肤状况。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含有酞丁安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其为乳膏,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成分:酞丁安2.5%-3.5%;维A酸0.05%-0.1%;十六十八混合醇8.0%-10.0%;液体石蜡4.0%-6.0%;单硬脂酸甘油酯6.5%-7.5%;吐温-80 0.5%-1.5%;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15%-0.25%;丙二醇10.2%-12.2%;十二烷基硫酸钠0.5%-1.5%;纯化水56.5%-58.6%;二甲基亚砜4.0%-6.0%。
优选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成分:酞丁安3.0%;维A酸0.07%;十六、十八混合醇9.0%;液体石蜡5.0%;单硬脂酸甘油酯7.0%;吐温-80 1.0%;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25%;丙二醇11.2%;十二烷基硫酸钠1.0%;纯化水57.48%;二甲基亚砜5.0%。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酞丁安和维A酸用少量的乙醇润湿后加入二甲基亚砜水浴加热溶解,备用。
2)将十六十八混合醇、液状石蜡和单硬脂酸甘油酯投入油相溶解锅加热溶解混匀,加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溶解后冷却至80±2℃的油相,备用;
3)将丙二醇和纯化水投入水相溶解锅内加热混匀;将吐温-8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投入水相溶解锅内,至完全溶解后,冷却至80±2℃得水相,备用;
4)将水相、油相经负压过筛先后吸入真空乳化锅内,再将步骤1)制得的溶液加入真空乳化锅内进行搅拌乳化,再经均质后冷却至42℃以下即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陇海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陇海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72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