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枣糖果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34020.0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3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方华;王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新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糖果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糖果食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桑枣糖果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人体口腔的微血管十分丰富,口腔粘膜表面积大,糖果食品的精华成分能由口腔进行直接吸收,进入血管循环,人们利用糖果含化食用这一特点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糖果,但是没有以桑枣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糖果食品。
桑枣的果实桑椹,又叫糖椹、桑果、桑粒、文武实、蚕果等。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说:“桑椹滋肝肾,充血液,止消渴,利关节,解酒毒,祛风湿,聪耳明目,安魂镇魄。”李时珍《本草纲目》及汪昂《本草备要》均有详细记载。现代科学检测证明,桑椹含有丰富的果糖、果酸、果胶、天然色素,Vc、B1、B2等7种维生素,人体必须的铁钙锌等16种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具有补血、益肾、明目、乌发、抗衰老、防治慢性肝炎、治疗失眠和神经衰弱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桑枣的精华且利用糖果含化口腔吸收的特点,提供一种桑枣全果保留、口感好、纤维多、耐咀嚼、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可以防治疾病的桑枣糖果及生产方法,经常食用能够滋肝肾,充血液,止消渴,利关节,解酒毒,祛风湿,聪耳明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实现:
一种桑枣糖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以桑枣为主要原料制成活性桑枣浆,配以粉剂辅料:异麦芽低聚糖和桑枣粉,经调和、蒸煮、搅打、冷却、成型等工艺制成,其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活性桑枣浆30-60%、粉剂辅料40-70%。
所述的活性桑枣浆是选用鲜桑枣,经清洗后加入1-3倍水进行绞碎、胶体磨浆、降解、离心脱气而获得。
所述的降解步骤为:将胶体磨浆后放入反应釜中,加热至47-55℃ ,加入0.1%-2%果胶酶,恒温搅拌3-5小时。
所述的离心脱气工艺是在离心脱气真空罐中进行,真空度70-80千帕,温度50-90℃。
所述的粉剂辅料,是以异麦芽低聚糖与桑枣粉配制的粉剂辅料,其配方重量百分比为:异麦芽低聚糖粉60-90%,桑枣粉10-40%。
所述的粉剂辅料的一半用于调和工艺步骤,另一半用于搅打工艺。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物理加工与降解技术结合的工艺,可充分利用桑枣精华,保留桑枣的原有生物活性,使全身是宝的桑枣做到物尽其用,特别是采取了离心脱气工艺可增加其产品的活性,糖果中的活性物质非常丰富并具有多种功效,经常食用能够滋肝肾,充血液,止消渴,利关节,解酒毒,祛风湿,聪耳明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挑选的鲜桑枣清洗干净后称重,用绞碎机绞碎后,加3倍水进行磨浆,然后将其送入反应釜内加热至51℃,加入0.2%果胶酶,恒温搅拌降解4小时;再经离心脱气而获得活性桑枣浆,备用;取异麦芽低聚糖粉配入20%桑枣粉,获得粉剂辅料,备用;称取活性桑枣浆60%、粉剂辅料20%加热调和并熬至膏状,然后加入粉剂辅料20%进行先慢后快搅打均匀,再经冷却、成型、包装即可。
实施例2:
将挑选的鲜桑枣清洗干净后称重,用绞碎机绞碎后,加2倍水进行磨浆,然后将其送入反应釜内加热至52℃,加入0.3%果胶酶,恒温搅拌降解3.5小时;再经离心脱气而获得活性桑枣浆,备用;取异麦芽低聚糖粉配入30%桑枣粉,获得粉剂辅料,备用;称取活性桑枣浆60%、粉剂辅料20%加热调和并熬至膏状,然后加入粉剂辅料20%进行先慢后快搅打均匀,再经冷却、成型、包装即可。
实施例3:
将挑选的鲜桑枣清洗干净后称重,用绞碎机绞碎后,加3倍水进行磨浆,然后将其送入反应釜内加热至53℃,加入0.5%果胶酶,恒温搅拌降解3小时;再经离心脱气而获得活性桑枣浆,备用;取异麦芽低聚糖粉配入10%桑枣粉,获得粉剂辅料,备用;称取活性桑枣浆60%、粉剂辅料20%加热调和并熬至膏状,然后加入粉剂辅料20%进行先慢后快搅打均匀,再经冷却、成型、包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新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海新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4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