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产表面活性素和伊枯草菌素A类化合物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1946.4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4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漆淑华;张晓勇;彭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21/02;C12P21/04;C09D7/12;C09D5/16;C12R1/07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1030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产 表面活性 枯草 菌素 化合物 甲基 营养 芽孢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产表面活性素1-7和伊枯草菌素A类化合物8-11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SCSGAB0092,以及利用该菌制备表面活性素1-7和伊枯草菌素A类化合物8-11的方法,还有该菌在制备抗污损物质、抗细菌物质和抗真菌物质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早在1957年,Delcambe和Devignat在非洲扎伊尔的土壤样中分离得到了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它能产生一类抗真菌物质—伊枯草菌素A(Iturin A),其结构为由β-氨基脂肪酸和肽以内酯键结合形成的环脂肽。由于伊枯草菌素A为两亲化合物,因此它具有表面活性的作用,同时它还具有很强的溶血及抗真菌活性。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枯草芽孢杆菌和部分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都能够产生伊枯草菌素A(Ahimou and Jacques,2000;Harris et al.,1999)。
表面活性素的结构与伊枯草菌素A相类似,但表面活性素是由β-羟基脂肪酸和肽以内酯键结合形成的环脂肽,其表面活性作用远远大于伊枯草菌素A。研究表明表面活性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一类生物表面活性剂。作为来源于生物体又可为生物所降解、且活性很强的表面活性素可用在洗涤剂制造、油类回收、感光乳剂稳定,植物病害控制、细胞破碎及微生物数量的快速测定等方面。由于表面活性素对细胞的破碎没有严格的专一性和选择性,因此对植物病原菌有广谱的杀灭作用。另外,在表面活性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伊枯草菌素A后,对植物病原菌的杀灭具有极大的增强作用(吴清平等,1999)。随着环保意识日益加强,可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剂将会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表面活性素
1 R1=C10H21,R2=H,R3=H,R4=CH(CH3)2or
R1=C9H19,R2=H,R3=H,R4=CH2CH(CH3)2or CH(CH3)CH2CH3
2 R1=C11H23,R2=H,R3=H,R4=CH(CH3)2or
R1=C10H21,R2=H,R3=H,R4=CH2CH(CH3)2or CH(CH3)CH2CH3
3 R1=C12H25,R2=CH3,R3=H,R4=CH(CH3)2or
R1=C11H23,R2=CH3,R3=H,R4=CH2CH(CH3)2or CH(CH3)CH2CH3
4 R1=C12H25,R2=H,R3=H,R4=CH(CH3)2o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19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形貌可控核壳型均一粒子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炭黑母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