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增强树脂片材及其连续成型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5633.1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2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岐;丁雷;谭飞;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铁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B29L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季萍 |
地址: | 21202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增强 树脂 及其 连续 成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片材及其生产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设备。
背景技术
复合片材主要是由热固性树脂与具有各种纹路、花色的纤维复合在一起而制得的。由热固性树脂制得的复合片材产品具有较高的刚性,但是抗冲击性较差,树脂表面经尖锐异物冲击后,树脂易碎裂,会造成永久性损伤,使得制品的美观度下降。此外,热固性树脂制得的复合片材产品的生产周期很长,在生产过程中,固化时间和二次固化时间过长直接限制了该种产品的产量。
目前,部分企业在生产复合片材时,采用覆膜塑封技术,用涂胶的方法实现纤维基材与树脂薄膜粘合成型,由于层间的粘合强度取决于树脂薄膜、粘合剂和纤维基材,粘合强度很难保证,并且层间会存在微小气体,长时间使后会出现层间分层、开裂等现象,使用寿命不长。
如何高效地生产质量过硬的复合片材,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冲击强度高,韧性好,耐磨,具有内纹路,制作工艺连续、简洁的纤维增强树脂片材,以及制作该片材效率很高的连续成型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成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增强树脂片材的连续成型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A.将放卷机构上的第一树脂薄膜、第一纤维织物、中间树脂薄膜、第二纤维织物和第二树脂薄膜通过导辊输送机构依次层叠分布;所述第一、二树脂薄膜是热塑性树脂薄膜;所述第一、二纤维织物是呈现纹路的纤维增强织物;
B.层叠好的原材料通过导辊输送机构和牵引传送机构送至热压区进行热压处理,使得热塑性树脂薄膜熔融并包覆在纤维织物上;
C.热压过后进行冷却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纤维增强树脂片材的连续成型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A.将放卷机构上的第一树脂薄膜、第一纤维织物、中间第一树脂薄膜、中间织物、中间第二树脂薄膜、第二纤维织物和第二树脂薄膜通过导辊输送机构依次层叠分布;所述第一、二树脂薄膜和中间第一、二树脂薄膜是热塑性树脂薄膜;所述第一、二纤维织物是呈现纹路的纤维增强织物;
B.层叠好的原材料通过导辊输送机构和牵引传送机构送至热压区进行热压处理,使得热塑性树脂薄膜熔融并包覆在织物上;
C.热压过后进行冷却处理。
为了使得片材的抗冲击强度更高,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间织物是纤维增强织物。
为了实复合处的树脂与纤维实现交联连接使得片材层间的粘合力更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第一、二纤维织物的表面是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所述步骤B中,先将层叠好的原材料送至干燥机构进行干燥处理。
为了全自动制成各种规格的片材,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纤维增强树脂片材的连续成型方法还包括步骤D,所述步骤D是将复合成型后的原材料通过切割输送平台送至切割机构切割成片材。
为了使得纤维增强织物的增强效果更好,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纤维增强织物是由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腈纶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经纬交错编织而成的。
为了使得片材可以获得更加美观的外观,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第一、二纤维织物层上的纹路是平纹、斜纹或缎纹。
为了使得片材可以很简洁地获得更加美观的外形,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第一、二纤维织物层上的设有图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上述的连续成型方法的纤维增强树脂片材成型装置,包括热塑性树脂薄膜放卷机构,纤维增强织物放卷机构,用于将热塑性树脂薄膜和纤维增强织物间隔设置叠加在一起进行传送的导辊输送机构,设于传送路径上用于将热塑性树脂薄膜和纤维增强织物复合成型的热压机构和冷却机构,以及用于输送复合成型后的片材的牵引传动机构。
为了让经过偶联剂处理的纤维增强织物在复合前可以充分干燥,使得连续生产制成的片材表面直接包有保护膜,且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制成各种规格的片材,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纤维增强树脂片材成型装置还包括还包括设于所述导辊输送机构和所述热压机构之间的热风烘箱,设于所述冷却机构和所述牵引传动机构之间的保护膜放卷机构,设于牵引传动机构之后的切割输送平台,以及设于所述切割输送平台上的切割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铁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镇江铁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56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纤维板毡及其成份和制造方法
- 下一篇: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