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工汽车前轴主削底孔的机床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4998.2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1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丁伯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马佑平;王立民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汽车 前轴 底孔 机床 | ||
1.一种加工汽车前轴主削底孔的机床,包括底座(1)、卧式移动滑台(9)、卧式液压缸(10)和镗削头(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立柱(2)、悬装升降平衡机构(3)、数控机械滑台(4)、U钻切削头(6)及夹具(8);
所述底座(1)的上平面呈“L”形;卧式移动滑台(9)设在底座(1)上平面前部,卧式移动滑台(9)底部设有双矩横向水平导轨,其横断面呈“U”形状,在双矩导轨中间设有卧式液压缸(10),双矩横向水平导轨的上平面平行于底座(1)的上平面;所述卧式移动滑台(9)上表面为部分斜面部分平面,所述斜面部分倾斜角度的设置为保证待加工件汽车前轴的拳部的圆柱形轴心垂直于底座;所述夹具(8)设置于卧式移动滑台(9)上表面的斜面部分,所述夹具能够以卧式移动滑台(9)上表面的斜面部分法向为轴进行至少180度转动;
所述底座上平面立柱的前方及卧式移动滑台(9)的左侧设置有侧定位支座(14),在侧定位支座(14)右侧上下分别设有上侧定位钉(13)和下侧限位钉(15),上侧定位钉(13)作为前轴加工件侧定位之用,下侧限位钉(15)作为卧式移动滑台(9)左限位之用;
所述上侧定位钉(13)及镗削头(5)的轴线为同一平面;所述镗削头(5)的轴心线同待加工件的拳部的圆柱形轴心相重合;所述侧定位钉(13)轴心线从侧定位钉(13)最顶端到镗削头(5)的轴心线的距离为待加工件的拳部的圆柱形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汽车前轴主削底孔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设在底座(1)上平面后部,立柱(2)前部的上方设有凸起的立式导轨,立式导轨垂直于底座(1)的上平面;数控机械滑台(4)设在立柱(2)的立式导轨上;立柱(2)顶部前方设有两组导轮机构,立柱(2)后部设有悬装升降平衡机构(3),悬装升降平衡机构(3)设有两条长滚子链条,两条长滚子链条的前端头连接在数控机械滑台(4)顶边框上,长滚子链条通过导轮机构将数控机械滑台(4)与悬装升降平衡机构(3)连接成为一连动体;立柱(2)顶部的顶盖前端固定连接着立式数控传动机构(11),立式数控传动机构(11)通过电机带动滚珠丝杆旋转,通过涡轮蜗杆机构驱动数控机械滑台(4)上下移动;
所述数控机械滑台(4)内设有主电机及皮带传动系统;镗削头(5)通过螺栓连接在数控机械滑台(4)的底端,镗削头(5)上装有U钻切削头(6);镗削头(5)轴心线垂直于底座(1)的上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汽车前轴主削底孔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悬装升降平衡机构(3)包括有两条长滚子链条、底座及叠放在底座上的平衡块,其中底座上设有两个铰链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加工汽车前轴主削底孔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悬装升降平衡机构(3)的底座与长滚子链条后端头为铰链连接;长滚子链条的前端头与数控机械滑台(4)顶边框为铰链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汽车前轴主削底孔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U钻切削头(6)头部安装有可转位不重磨刀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汽车前轴主削底孔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能够以卧式移动滑台(9)上表面的斜面部分为轴进行180度的往复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汽车前轴主削底孔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为液压机械式转动或手工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汽车前轴主削底孔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移动滑台(9)上表面的斜面部分为自左侧定位支座(14)方向向右侧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49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