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操作燃气轮机组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燃气轮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5046.2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3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M·阿里亚斯查奥;B·维佩尔;C·巴尔默;R·雅各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9/18 | 分类号: | F02C9/18;F02C7/1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琼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 燃气轮机 方法 实施 | ||
1.一种操作燃气轮机组的方法,所述燃气轮机组包括压缩机(1),其在入口侧引入入口空气(2)并将其压缩从而在排气侧提供压缩机出口空气(3),燃烧室(4,9),使用压缩机出口空气(3)在其中燃烧燃料(5,10)形成热燃气(6,11),以及涡轮机(7,12),热燃气(6,11)在其中膨胀做功,在该方法中,压缩空气从压缩机(1)中被抽取并作为冷却空气流(20,22,23,24)被引导入燃烧室(4,9)和/或涡轮机(7,12)中以冷却热负载部件,其特征在于,为获得指定运行目标,至少一股冷却空气流(20,22,23,24)通过控制元件(15,16,17,21)依据所述运行目标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该方法,根据下面至少一个运行目标执行控制:
-增加使用寿命的运行,
-具有增加冷却空气流(20,22,23,24)的低排放低部分负载运行,以便在低混和温度(TIT)下增加热燃气温度,
-具有受控制的或受限制的压缩机出口压力的运行,
-具有高涡轮机废气温度(TAT)的低部分负载运行,以良好的入口工况进入余热锅炉,
-控制涡轮机废气温度(TAT)。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提高使用寿命,所述燃烧室(4,9)中的热燃气温度被降低,用于冷却所述燃烧室(4,9)和/或涡轮机(7,12)中热负载部件的冷却空气流(20,22,23,24)被增加。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增加使用寿命,所述燃烧室(4,9)中的热燃气温度被降低,高压冷却空气流(22)被增加,中压冷却空气流(23)和/或低压冷却空气流(20)保持不变或者减小。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低部分负载运行,所述混和温度(TIT)被降低,用于冷却所述燃烧室(4,9)和/或涡轮机(7,12)的热负载部件的至少一股冷却空气流(20,22,23,24)被增加。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部分负载运行,所述混和温度(TIT)被降低,用于冷却所述燃烧室(4,9)和/或涡轮机(7,12)的热负载部件的高压冷却空气流(22)被增加,用于冷却热负载部件的中压冷却空气流(23)和/或低压冷却空气流(20)保持不变或者减小。
7.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压缩机出口压力来控制用于冷却所述燃烧室(4,9)和/或涡轮机(7,12)的热负载部件的冷却空气流(20,22,23,2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低环境温度下增加用于冷却所述燃烧室(4,9)和/或涡轮机(7,12)的热负载部件的冷却空气流(20,22,23,24)以减小压缩机出口压力。
9.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涡轮机废气温度(TAT)来控制用于冷却所述燃烧室(4,9)和/或涡轮机(7,12)中热负载部件的中压冷却空气流(23)和/或低压冷却空气流(2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低部分负载条件下,根据涡轮机废气温度(TAT)来减小用于冷却所述燃烧室(4,9)和/或涡轮机(7,12)的热负载部件的中压冷却空气流(23)和/或低压冷却空气流(20),从而保持涡轮机废气温度(TAT)不变。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考虑涡轮机废气温度(TAT),所述中压冷却空气流(23)和/低压冷却空气流(20)都不减少到最小流量以下。
12.如在前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空气流(22,23,24)在其中被再冷却的再冷却器(33,34)的再冷却温度根据冷却空气流(22,23,24)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50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