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基酸与水溶性柱[5]芳烃超分子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2005.8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1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举;马俊伟;胡小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29/26 | 分类号: | C07C229/26;C07C227/18;C07C279/14;C07C277/08;C07D233/64;A61K47/4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酸 水溶性 芳烃 分子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超分子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氨基酸与水溶性柱[5]芳烃超分子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分子识别这一概念最初是被有机化学家、生物化学家用来在分子研究生物体系中的化学问题而提出的。分子识别通过变换和易位过程产生催化作用,在生物体系中,是理解酶反应、信息传递和不同介质间物种能量转移现象的信息来源,在分析化学领域则是构成分离、检测和定量测定的基础。超分子包结物的形成则是建立在分子识别的基础之上。
在生物体内分子的合成和分解、代谢物的转运、废物的排出等都需要水作为介质,因此,水溶性大环主体的合成及其在水溶液中的分子识别行为研究对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在冠醚、水溶性杯芳烃、环糊精、葫芦脲等超分子在水环境下的相关分子识别、研究已有报道,并取得较大进展。
其中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已经被用于包结药物分子以提高口服或注射给药的脂溶性、药物的水溶性、药物溶出度以及生物利用度。例如采用环糊精衍生物可以使紫杉醇(paclitaxel)的溶解度提高99000倍。研究表明,纯药物分子的的水溶性越差、通过环糊精包合后所得到的配合物相对溶解度提高程度也越大。目前市售的环糊精超分子作为药物载体或添加剂的上市药物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20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件传输系统
- 下一篇:用于冰箱的压缩机底板和具有其的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