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散热器摩托车水冷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3768.6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5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骆思勇;肖丽;刘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2 | 分类号: | F01P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郭云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摩托车 水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水冷循环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位置低于冷却水泵的水冷系统,特别适用于踏板摩托车使用。
背景技术
水冷发动机通过水冷循环系统将遗留在发动机内的部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去,从而起到冷却发动机的作用。摩托车水冷系统由发动机、散热器、水泵、进水管、出水管等组成,通常散热器的位置高于水泵,以保证水冷系统内始终充满冷却液,没有气泡存在。
对于踏板摩托车来说,受结构及空间布置限制,其散热器的布置位置会低于水泵。如图1、图2所示的低散热器摩托车水冷系统,由发动机1、散热器2、水泵3、连接在散热器2与水泵3之间的进水管4、连接在发动机1与散热器2之间的出水管5、连接在水泵3与发动机1之间的连接水管等组成。散热器2的上方设置有冷却液加注口2a,水泵3的位置高于散热器2,尽管冷却液加注口2a高于整个水冷系统,但由于散热器2的位置低于水泵3,且水冷系统在发动机一端的高位处没有设置排气口,冷却液加注后,水冷系统内尤其是水泵3位置处仍会存在空气形成气阻,使冷却液无法流动,造成发动机1散热不良,引起发动机1过热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水冷系统中散热器的布置位置低于水泵的这类摩托车,当冷却液加注后,水冷系统中尤其是水泵内的空气无法排净,从而形成气阻,引起发动机散热不良及过热损坏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散热器摩托车水冷系统,包括发动机、散热器、水泵、连接在散热器与水泵之间的进水管、连接在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的出水管、连接在水泵与发动机之间的连接水管,所述散热器的上方设置有冷却液加注口,所述水泵的位置高于散热器,关键在于:所述水泵的上方设置有辅助冷却液箱,辅助冷却液箱的底部通过辅助冷却液箱补液管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辅助冷却液箱的顶部通过辅助冷却液箱排气管与水泵的壳体上部相连,所述辅助冷却液箱的上方还设置有辅助冷却液箱加液口。
首先从冷却液加注口加注满冷却液,再从辅助冷却液加注口加注满冷却液,此时,水泵内的空气会通过辅助冷却液排气管排出,辅助冷却液箱内的冷却液由于重力作用,通过辅助冷却液箱补液管向水泵补充冷却液,以消除水泵内的残留空气,使水泵能正常工作。
优选为,所述辅助冷却液箱排气管与水泵相连的一端连接在水泵壳体的最高点位置处。由于气体比冷却液轻,将冷却液排水管连接在水泵壳体的最高处,能保证水泵内的空气彻底排除干净。
有益效果:通过在低散热器摩托车水冷系统中增加辅助冷却液箱、辅助冷却液箱补液管和辅助冷却液箱排气管,能有效地辅助排出水冷系统中的残余空气,防止气泡在水冷系统中形成气阻,确保发动机水冷系统的正常工作,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改进前的低散热器水冷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改进前的低散热器水冷系统在摩托车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改进后的低散热器水冷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改进后的低散热器水冷系统在摩托车上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图4所示的低散热器摩托车水冷系统,由发动机1、散热器2、水泵3、连接在散热器2与水泵3之间的进水管4、连接在发动机1与散热器2之间的出水管5、连接在水泵3与发动机1之间的连接水管、辅助冷却液箱6、辅助冷却液箱补液管7和辅助冷却液箱排气管8组成。散热器2的上方设置有冷却液加注口2a,通过冷却液加注口2a向散热器2加注冷却液。水泵3的位置高于散热器2。
水泵3的上方设置有辅助冷却液箱6,辅助冷却液箱6高于水泵3。辅助冷却液箱6的底部通过辅助冷却液箱补液管7与水泵3的进水口3a相连,辅助冷却液箱6的顶部通过辅助冷却液箱排气管8与水泵3的壳体上部相连,辅助冷却液箱6的上方还设置有辅助冷却液箱加液口6a。加注冷却液时,水泵3内的残余气体通过辅助冷却液箱排气管8排到辅助冷却液箱6内,再由辅助冷却液箱加液口6a排出。
最好是,辅助冷却液箱排气管8与水泵3相连的一端连接在水泵3壳体的最高点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3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