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药物微球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61577.6 申请日: 2012-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2885783A 公开(公告)日: 2013-01-23
发明(设计)人: 强金伟;袁伟恩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主分类号: A61K9/16 分类号: A61K9/16;A61K47/38;A61K47/34;A61K45/00
代理公司: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代理人: 曹翠娟
地址: 201508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纳米 药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药物微球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纳米颗粒混悬液包油-油包纳米药物(N/O/N)微球,属于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制药行业从药物发现,到临床的应用,最后一个环节是药物制剂。其中有一部分药物需要长期给药才能治愈,还有一部分需要靶向等局部给药。要达到这些目的,原料药必须要制备成相应的剂型。例如需要长期给药但在体内的半衰期短的药物,宜制备成缓释或控释剂型;对于一些肿瘤的治疗,需要一些药物靶向于病灶,例如靶向于肿瘤血管的栓塞微球制剂等。

关于微球制剂的制备方法,Shi等 [Double walled POE/PLGA microspheres: encapsulation of water-soluble and water-insoluble proteins and their release properties,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89 (2003):167–177] 利用W/O/W方法把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环孢霉素A(CyA)包封在POE/PLGA壳-核微球里,该方法利用最常见的W/O/W复乳法来制备双层微球,而该复乳的油水界面是公认的蛋白杀手,容易导致水溶性的蛋白在该界面聚集,同样致使包封率不高,存在不完全释放和突释等缺陷。Morita等 [Protein encapsulation into biodegradable microspheres by a novel S/O/W emulsion method using poly(ethylene glycol) as a protein micronization adjuvant,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69 (2000):435-444] 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蛋白微粉化的赋形剂,即表面活性剂,然后用水包油-油包固体的方法把蛋白微囊包在生物可降解的微球里,该文献虽然利用新的S/O/W 乳化法制备载蛋白微球,但只是改变了表面活性剂,将以前报道较多的聚乙烯醇(PVA)改为聚乙二醇(PEG),这种改变仍不能克服包封率低,疏水性表面易引起局部微囊化及炎症的缺点。

用常规的S/O、S/O/W和S/O/O方法制备的微球,由于表面疏水,容易导致体内组织微囊化及炎症等副作用,且药物突释易造成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关于纳米颗粒混悬液包油-油包纳米药物(N/O/N)微球,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纳米颗粒混悬液包油-油包纳米药物(N/O/N)微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微球制剂包封率低,不完全释放和突释,疏水性表面会引起局部微囊化及炎症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纳米药物微球,所述微球的表面自组装有一层纳米颗粒,微球中药物的重量百分比为0.01%-40%,纳米颗粒的重量百分比为0.01%-96%,聚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3.65%-99.98%,药用辅料的重量百分比为0%-30%,微球的粒径为1-500 μm。

所述的药物包括小分子药物和大分子药物,所述的小分子药物为化学药物,可选自肿瘤化疗类药物、治疗血管瘤的药物或抗生素类药物中的一种,所述的大分子药物为生物大分子药物,可选自蛋白大分子药物、疫苗、抗体、核酸或脂质体药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药用辅料为注射用药用辅料,所述微球的粒径为10-100 μm。

所述的肿瘤化疗类药物选自阿霉素、环磷酰胺、更生霉素、博莱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丝裂霉素、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卡铂、卡莫司汀、司莫司汀、顺铂、依托泊苷、喜树碱及其衍生物、苯芥胆甾醇、紫杉醇及其衍生物、多西紫杉醇及其衍生物、长春碱、长春新碱、它莫西芬、哌泊舒凡、环磷酰胺或氟他胺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所述的治疗血管瘤的药物选自泼尼松、普萘洛尔或雷帕霉素中的一种,所述的抗生素类药物选自环孢素、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或盐酸依匹斯汀中的一种。

所述的生物大分子药物选自促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疫苗、干扰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胰岛素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生长因子、内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骨衍生性生长因子、骨形成蛋白、组织多肽抗原、抗体、凝血因子VIII、凝血因子IX、遗传因子、反义核苷酸、小分子RNA或基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15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