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药物微球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1577.6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5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强金伟;袁伟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47/38;A61K47/34;A61K4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曹翠娟 |
地址: | 2015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药物 | ||
1.一种纳米药物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的表面自组装有一层纳米颗粒,微球中药物的重量百分比为0.01%-40%,纳米颗粒的重量百分比为0.01%-96%,聚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3.65%-99.98%,药用辅料的重量百分比为0%-30%,微球的粒径为1-500 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药物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包括小分子药物和大分子药物,所述的小分子药物为化学药物,可选自肿瘤化疗类药物、治疗血管瘤的药物或抗生素类药物中的一种,所述的大分子药物为生物大分子药物,可选自蛋白大分子药物、疫苗、抗体、核酸或脂质体药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药用辅料为注射用药用辅料,所述微球的粒径为10-100 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药物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肿瘤化疗类药物选自阿霉素、环磷酰胺、更生霉素、博莱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丝裂霉素、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卡铂、卡莫司汀、司莫司汀、顺铂、依托泊苷、喜树碱及其衍生物、苯芥胆甾醇、紫杉醇及其衍生物、多西紫杉醇及其衍生物、长春碱、长春新碱、它莫西芬、哌泊舒凡、环磷酰胺或氟他胺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所述的治疗血管瘤的药物选自泼尼松、普萘洛尔或雷帕霉素中的一种,所述的抗生素类药物选自环孢素、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或盐酸依匹斯汀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药物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大分子药物选自促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疫苗、干扰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胰岛素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生长因子、内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骨衍生性生长因子、骨形成蛋白、组织多肽抗原、抗体、凝血因子VIII、凝血因子IX、遗传因子、反义核苷酸、小分子RNA或基因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药物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颗粒为有机纳米颗粒或无机纳米颗粒,可选自聚苯乙烯纳米颗粒、交联葡聚糖纳米颗粒、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三氧化二铁颗粒、金纳米颗粒、三氧化二铝纳米颗粒、碳酸钙纳米颗粒、磷酸钙纳米颗粒、碳酸镁纳米颗粒、氢氧化镁纳米颗粒或银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药物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选自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乳酸-聚乙二醇、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乙二醇或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药物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球采用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将药物和药用辅料制备成纳米药物,所述药物在纳米药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90%,药用辅料在纳米药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20 %;
(2)将步骤(1)制备的纳米药物按照1:1-1:10的重量比分散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5%-80%聚合物的有机溶剂混合溶液中,形成均匀的混悬液,即油包纳米药物混悬液;
(3)将步骤(2)形成的油包纳米药物混悬液加入到含重量百分比为1%-80%纳米颗粒的水混悬液或含重量百分比为1%-80%纳米颗粒和重量百分比为0.5%-5%表面活性剂的水混悬液中,进行乳化,形成纳米颗粒混悬液包油-油包纳米药物复乳;
(4)将所述纳米颗粒混悬液包油-油包纳米药物复乳转移到含重量百分比为1%-10%无机盐的水溶液中固化1-4小时;
(5)将步骤(4)所得样品进行离心,收集微球,并洗涤所得微球,之后冻干,得到表面自组装有纳米颗粒且内部含有纳米药物的微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药物微球,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纳米药物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将药物和药用辅料溶解在水中,然后加入多孔纳米颗粒,搅拌使得药物和药用辅料充分吸附在多孔纳米颗粒里,离心去除上清液,再充分洗涤,然后冻干形成纳米药物;或
将药物和药用辅料溶解在水中形成药物水溶液,然后将药物水溶液转移到聚乙二醇水溶液中,充分混匀后于冰箱中预冻,之后冻干,再用二氯甲烷溶解聚乙二醇并离心除去聚乙二醇得到纳米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15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戴式安全气囊绝缘服
- 下一篇:一种三绒高羊毛地毯的加工方法及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