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黏扣带制造方法及黏扣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2151.6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3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郑诚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1/00 | 分类号: | A44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黏扣带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有关于一种新颖的黏扣带制造方法以及所制成的黏扣带。
背景技术
钩与环(hook-and-loop)式的表面紧固件是一种习知的紧固件种类且被广泛地应用在有黏扣需求的各领域中,譬如服装,背包,线材整理等等。钩与环紧固件主要是由一其上形成有多个钩件的黏扣带及一其上形成有多个环圈的毛面带所构成并透过钩件与环圈的咬合/分离来达到黏扣/脱离的作用。
传统黏扣带的制造大致上包含了:将用来形成钩件的塑料单丝利用经纱与纬纱以编织的手段形成为织物底材上的塑料环圈,然后对底材上的环圈实施单侧剪切,让环圈变成为底材上的弯钩形钩件1,如图1a所示。或者,利用加热装置对底材上的环圈实施熔断处理,让塑料环圈被熔断后变成为具有蘑菇头形状的钩件1’,如图1b所示。
虽然上述传统的编织方法能够制造出黏扣带,但由于使用编织方式来制造黏扣带需要使用至少三条线,即,一条经纱、一条纬纱及一条塑料单丝,才能将钩件固定在底材上,因而是一相当复杂及耗时的制造过程。
有鉴于上述传统黏扣带制造方法的缺点,黏扣带业界对于能够用更简单、更方便及更快速的方式将钩件固定于底材上的黏扣带制造方法存在着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能够用更简单、更方便及更快速的方式将钩件固定于底材上的黏扣带制造方法。此目的可由一种黏扣带制造方法来达成,该方法包含:
提供多条塑料单丝;
将所述多条塑料单丝的每一单丝形成多个环圈形状,使得每一塑料单丝具有多个环圈部分及多个底部;
用底材覆盖所述塑料单丝的底部;
将该底材与所述塑料单丝的底部熔接在一起,借以将多个塑料单丝环圈结合固定于该底材上;及
将所述多个塑料单丝环圈形成为钩件,借以形成包含多个钩件的黏扣带。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将环圈形成为钩件的步骤包含在预定的高度由环圈的一侧对所述环圈实施单侧剪切,借以在底材上形成多个弯钩形的钩件。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该将环圈形成为钩件的步骤包含在所述环圈的大致顶部处实施热熔断处理,借以在底材上形成多个具有蘑菇形头部的钩件。
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前述提供多条塑料单丝的步骤包含将所述多条塑料单丝以彼此大致等间距平行的方式提供至一其上形成有多条彼此大致等间距平行的沟槽的底模上,其中所述沟槽系延伸于与所述单丝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前述将塑料单丝形成环圈的步骤包含:用一包含多根与底模的沟槽对应的棒条的环圈成形装置将位在沟槽上方的塑料单丝压入沟槽中以形成每一单丝的环圈部分,而留在底模表面上的单丝则形成单丝的底部。前述将该底材与所述塑料单丝的底部熔接在一起的步骤包含用一熔接装置压抵住铺设在该底模上的底材并施加超音波能或热能来让单丝底部与底材熔接在一起。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方法更包含一在该将该底材与所述塑料单丝的底部熔接在一起的步骤之后的脱模步骤,其包含:将该熔接装置从该底材上移开;将该环圈成形装置从底模的侧面抽出所述沟槽;及利用一脱模导轮将其上形成有环圈的底材脱离该底模。前述环圈单侧剪切步骤系在其上形成有环圈的底材通过该脱模导轮时利用一剪切刀对从所述环圈的一侧对环圈实施该单侧剪切处理以形成弯钩形的钩件。前述环圈熔断处理亦是在其上形成有环圈的底材通过该脱模导轮时利用一加热器来实施以形成蘑菇形头部的钩件。
发明的另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用上述方法制成的黏扣带。
本发明的其它态样及优点从下面配合以举例方式例示本发明的原理的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为一示意图,其显示用传统编织方式制造的黏扣带的部分放大图式。
图1b为一示意图,其显示用另一种传统编织方式制造的黏扣带的部分放大图式。
图2为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黏扣带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用来实施本发明的黏扣带制造方法的设备的平面示意图。
图4a、4b、4c、4d、4e及4f为示意立体图,其分别显示发明的黏扣带制造方法的不同处理阶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考图2至4所示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黏扣带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2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油伴生气超重力分离装置
- 下一篇:罩杯组件和包含这种罩杯的胸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