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金纳米团簇来减缓氧化压力和/或老化的方法、组合物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7384.2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2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叶宏一;张恒雄;林政鞍;王学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大学;叶宏一;王学孝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C12N5/0735;C12N5/074;A61K33/24;A61P39/06;A61P9/00;A61P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睿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团簇来 减缓 氧化 压力 老化 方法 组合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揭示内容是有关于一种金纳米团簇的用途;尤其是有关以红光金纳米团簇来减缓氧化压力和/或老化的新颖用途。
背景技术
依据先前研究成果显示,老化过程与各相关疾病所引起的退化过程,部分是肇因于自由基氧化压力和/或硫基/二硫酸盐(thio/disulfate)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转移(Beckeamen and Ames,Physiol.Rev.1998 78:547-581)。也有人推论认为氧化压力是肇因于相关的血管疾病或血管因子。因此,此技术领域亟需找出一种可减缓氧化压力,对抗老化和各种血管疾病症状的制剂。因此,可减缓氧化压力甚至老化过程的制剂,将来有潜力被发展成为可用来治疗血管疾病的药剂或药学组合物。
发明内容
以下为本发明内容的简要说明,目的是使通常知识者能对本揭示内容有一些基本认识。此发明内容非本揭示内容的概要,且未界定本揭示内容的主要/关键组件或勾划出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内容的目的为简要地呈现本揭示内容的概念,更进一步的详细内容将记载于实施方式内。
本发明是基于意外发现红光金纳米团簇可以有效地减缓一培养细胞的氧化压力和/或老化,因此可作为一制剂,以便有效地抵抗或抑制细胞老化,且可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可治疗由血管因子(如,发炎或血管疾病)诱发的氧化压力和/或老化的药剂。
本揭示内容为一种可减缓培养细胞的氧化压力和/或老化的方法。此方法包括让一有效量的金纳米团簇与该培养细胞接触,其中金纳米团簇粒径约为0.1至20纳米。
在一实例中,上述金纳米团簇为二氢硫辛酸(dihydrolipoic acid,DHLA)涂覆的金纳米团簇。该培养细胞是选自于人类主动脉内皮细胞(human arotic endothelial cell,HAEC)、人类表皮细胞、人类内皮前驱细胞(human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HEPC)、人类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和人类间叶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所组成的群组中。与培养细胞接触的金纳米团簇的总量约为1-1,000nM。
另外,本揭示内容为前述金纳米团簇的用途,用来制造出一种能减缓培养细胞的氧化压力和/或老化的试剂。
再者,本揭示内容为一种用来治疗一个体的氧化压力和/或老化症状的药学组合物。此药学组合物包含一有效量的前述金纳米团簇和一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其中该个体为人或动物,较佳是哺乳类。
另一方面,一种以金纳米团簇来治疗一个体的氧化压力和/或老化症状的方法也属于本发明范畴。本方法包括对该个体施用前述的药学组合物来减缓该个体的氧化压力和/或老化。该氧化压力和/或老化是由一血管因子所造成,例如由发炎或血管疾病所造成。所述的血管疾病可以是动脉粥状硬化、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disease,CAD)、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raction,MI)、缺血(ischemia)、中风、外围动脉阻塞(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或肺源性动脉阻塞(pulmonary vascular disease)。前述的个体可为人类或动物,最好是哺乳类。
本揭示内容的实施例将详细阐述于实施方式及申请专利范围内。参照实施方式及申请专利范围能更进一步充分了解本揭示内容的特征,目的,和发明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金纳米团簇之化学结构组成的示意图;且
图2为人类动脉细胞有或无以实施例1的金纳米团簇处理,并于处理后第1、7、21或28天,分别以相位差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拍摄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在不超出本发明范畴下,可针对本发明做许多的改变或改良,因此这类等效物应视为仍属本发明范畴内。本文中实施例仅是作为阐述本发明之用,本发明范畴不限于此。
本揭示内容记载的特定专有名词如以下所述。于本说明书所使用记载的技术和科学专有名词,其含义与目前一般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相同,除非另有规定。
本揭示内容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a,an)”「」和“该(the,said)”包含复数参照物,除非文义另有规定。
本揭示内容中所记载的名词“约”,一般为10%,5%,1%,或0.5%的特定值或范围。另外,名词“约”,是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认可的一平均值的可接受的标准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大学;叶宏一;王学孝,未经中原大学;叶宏一;王学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73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