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解乳糖链球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1827.5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李建喜;张景艳;孟嘉仁;杨志强;王学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8B37/00;C12R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糖 链球菌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首次发现了一株非解乳糖链球菌LZMYFGM9,该菌株的拉丁文分类命名为Streptococcus alactolyticus ,该菌株已于2010年10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4227。
本发明涉及发酵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非解乳糖链球菌(Streptococcus alactolyticus)LZMYFGM9 CGMCC No.4227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对非解乳糖链球菌的相关研究还较少,《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也没有收录非解乳糖链球菌,1984年由Farraw等首次发现。1984 年,Farrow 等人利用遗传学分类方法将马肠链球菌/ 牛链球菌复合群( Streptococcus bovis/Streptococcus equinus complex) 划分为6 个不同的DNA 群,其中,DNA 群1 包含马肠链球菌和牛链球菌。马肠链球菌与牛链球菌的全基因组和16SrDNA 序列高度同源,属于同一个种。但命名上却难以统一,因为马肠链球菌的命名较早,而在医学中广泛用于代表这类菌株的是牛链球菌。DNA 群2 、3 、4 则对应于三个不同的未命名的基因种。DNA群5 命名为解糖链球菌,DNA 群6 命名为非解乳糖链球菌。Schlegel等人将马肠链球菌/ 牛链球菌复合群进行了重新划分,认为该复合群包括7 个不同的种和亚种,即马肠链球菌(S.equinus) 、解没食子酸链球菌解没食子酸亚种(S. gallolyticus subsp.gallolyticus)、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氏亚种( S.gallolyticus subsp. pasteurianus) 、解没食子酸链球菌马其顿亚种( S .gallolyticus subsp . macedonicus) 、婴儿链球菌婴儿亚种( S.infantarius subsp.infantarius) 、婴儿链球菌结肠亚种( S.infantariussubsp.coli) 和非解乳链球菌( S. alactolyticus) 。而对于非解乳链球菌的变异种及应用则少之又少。
黄芪多糖是中药黄芪有效成分,由α-糖甙键连接而成的分子量为37 500左右的植物多糖,水解后可检出葡萄糖、丰乳糖和阿拉伯糖,三种糖克分子比为:1:0.95:0.70。黄芪多糖是一种有效免疫增强剂,并能诱导机体益生菌增殖,促进机体微生态平衡。研究报道表明黄芪多糖还具有增强细胞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抗病毒、抗肿瘤、抗应激等保健功效,已被广泛应用作功能性配料或直接服用。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黄芪多糖均靠提取而来,据资料查新可知的黄芪多糖提取方法有8种,包括传统的水提醇沉法、超微粉碎法、超声细胞粉碎法、超滤法、微波提取法、纤维素酶法、碱水提取法、醇碱提取法。传统水提醇沉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提取方法,黄芪多糖的提取率平均为5.34%左右;超微粉碎法,超微粉中黄芪多糖的提取率为4.69%左右,而粗粉中黄芪多糖的提取率仅为2.16%左右;超声细胞粉碎法黄芪多糖的提取率为7.6%左右;微波提取法黄芪多糖的提取率为6.55%左右;超滤法提黄芪多糖得率低于水提醇沉法,但产物中多糖含量高;碱水提取法得黄芪多糖的提取率在4.7-19.2%之间,稳定性较差;醇碱提取法得黄芪多糖的提取率最高可达19.15%;纤维素酶法的黄芪多糖提取率高于水提醇沉法,提取物多糖含量高,但因提取不稳定而没有科学的提取率参考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非解乳糖链球菌及生产用的包含该菌株的发酵菌剂:
一种非解乳糖链球菌(Streptococcus alactolyticus)LZMYFGM9,该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4227。
一种包含非解乳糖链球菌(Streptococcus alactolyticus)LZMYFGM9 CGMCC No.4227的发酵菌剂,所述发酵菌剂经以下步骤制得:
(1)将非解乳糖链球菌(Streptococcus alactolyticus)LZMYFGM9 CGMCC No.4227菌株接入MRS培养基斜面进行培养,接种量为103cf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18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