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助加热蛇管翻滚式太阳能干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4973.0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0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新梦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F24J2/46;F24J2/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加热 翻滚 太阳能 干燥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及农作物干燥技术,特指一种将蛇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空气加热炉与翻滚式干燥仓结合在一起并以电动机带动干燥仓旋转的太阳能干燥器。
二、背景技术
在农作物干燥领域,现在常见的干燥热源多为燃煤或燃油加热,而且热空气温度在200℃左右,容易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目前已有多个关于太阳能干燥器的专利,但由于太阳能利用率较低及成本过高等原因,尚有待推广。以下列出几个已有的相关专利:
专利“快速高温太阳能干燥器”(申请号:200620057287.2)提出一种太阳能干燥器,其集热部分为集热平板,空气从平板与透明盖板之间的通道流过吸热,进入干燥装置进行干燥。
专利“太阳能干燥器”(申请号:201010600814.0)提出一种太阳能干燥器,其集热部分为集热玻璃管,并通过二段式翅片热管将热量传递到干燥箱。余热通过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回收。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辅助加热蛇管翻滚式太阳能干燥器。该干燥器由蛇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通风管道、风机、翻滚式干燥仓、空气加热炉及电动机组成。其中蛇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具体结构包括:进风口、出风口、保温壳体、透明盖板、集热板及蛇形弯管。蛇形弯管上端为进风口,下端为出风口。集热板为金属板,板上向阳的一面镀有选择性吸收涂层,另一面与蛇形弯管焊接在一起。加热炉为铁板焊接制作,结构包括进气口、出气口、燃烧室、加热室。进风口为均匀环绕底部分布的小矩形开口,能够加强通风。加热室内部空间为锥形,与燃烧室之间以铁壳隔开。当光照充足时,风机从集热器抽空气,空气从进风口进入蛇形弯管,流经整个蛇形弯管后,从出风口出去。当光照不足时,通风管道上空气加热炉的通道开关打开,空气加热炉点燃,风机从空气加热炉抽取热空气。翻滚式干燥仓与电动机通过齿轮结构相连接,由电动机带动干燥仓滚动。干燥仓放置在托架上,托架上装有滚轮使干燥仓可以自由转动。干燥仓的前后两端开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并覆盖有细孔滤网,防止干燥气流将干燥物带出干燥仓。干燥仓内壁上设计有6个均匀圆周分布的齿,当干燥仓滚动时,可以带动干燥物在仓内翻滚,增加干燥物与热空气的接触,提高干燥速度。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该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该装置集热器A-A剖视图。
图3是该装置集热器B向视图。
图4是该装置干燥仓C-C剖视图。
图5是该装置干燥仓D-D剖视图。
图6是空气加热炉剖视图。
图中所标部位分别为:1、蛇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2、空气加热炉;3、风机;4、翻滚式干燥仓;5、齿轮;6、电动机;7、进风口8、出风口;9、透明盖板;10、集热板;11、蛇形弯管;12、保温壳体;13、干燥仓进风口;14、干燥仓出风口;15、细孔滤网;16、干燥仓壳体;17、干燥仓齿;18、滚轮;19、托架;20、加热炉进风口;21、加热炉加热室;22、加热炉出风口;23、出烟口;24、燃烧室。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装置以蛇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1作为主要热源,以空气加热炉2作为辅助热源。集热器和加热炉的通风管道上分别装有阀门。光照充足时,风机3开动,从蛇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1抽取热空气送入翻滚式干燥仓4中干燥货物。外界空气从蛇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1上端的进风口7进入蛇形弯管11,在蛇形弯管11中吸热之后,从集热器出风口8经通风管道2进入风机3。翻滚式干燥仓4在电动机6的带动下滚动,使得内部的干燥物也随之翻滚。热空气经风机3作用从干燥仓进风口13进入干燥仓,穿过翻滚的物料后将水蒸气从干燥仓出风口14吹出。光照不充足时,加热炉2通风管道的阀门打开,加热炉点燃,风机3从加热炉加热室21抽取热空气送入干燥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新梦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新梦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49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