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合路面的车辆后桥布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86977.0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8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权培硕;陈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00 | 分类号: | B60B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合 路面 车辆 后桥 布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路面的车辆后桥布置。
背景技术
一般车辆为了保证直线行驶、自动回正、转向轻便及减少轮胎的偏磨损,车辆的前轮均采用有定位手段。即车辆前桥的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车轮外倾角和车轮前束等多项参数设置。但是对于车辆后轮,其后桥轴线只是简单地与车辆纵轴线垂直设置,而没有其他更多的约束。
在国家标准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明确规定:机动车转向轮的横向侧滑量,在采用侧滑仪检测时,侧滑量应不大于5m/km。
通常由于公路在横断面为上拱度,即一般的公路都存在中间高两边低的情况,车辆无论靠左或靠右行驶,都存在左右车轮载荷不均的情况。如此侧滑仪上非常微小的侧滑量,甚至侧滑仪为零,在标准的公路上,整车的侧滑量却远大于标准的侧滑量,甚至影响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同时当车辆在公路上直线行驶时,由于路面上拱度的存在,导致左右侧轴荷分配不均,引起车身侧倾,导致车辆后桥的“轴转向”,产生附加转矩,导致整车侧滑量加大,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如图1所示,车辆静止状态时,车辆后桥轴线与车辆纵轴轴线垂直,车辆后桥“轴转向”时,后桥轴线以车辆纵轴为轴心偏转,并与车辆静止状态下的后桥轴线成β角度;图中1为车辆纵轴,2为车辆静止时的车辆后桥,3为车辆后桥“轴转向”时的车辆后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路面的车辆后桥布置,本后桥布置有效避免了车辆在上拱度路面直线行驶时,后桥产生轴转向引起车辆操纵稳定性变差的情况,保证了车辆的侧滑量符合国家标准,提高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适合路面的车辆后桥布置包括车辆纵轴和车辆后桥,所述车辆后桥中心设于所述车辆纵轴后端,所述车辆后桥轴线与所述车辆纵轴轴线的垂直方向成β角度布置,所述β角度与车辆后桥轴转向角度一致并与轴转向角度相向设置。
进一步,上述β角度的计算公式为:β=θ*dβ/dθ
式中:θ为当车辆受侧向力时车身产生的侧倾角度,dβ/dθ为侧倾转向系数。
进一步,上述车身的侧倾角度θ的计算公式为:θ=λ+α
式中:α为路面横向坡度,λ为车厢与地面夹角,
λ的计算公式为:λ=arctg(B-A)/C 其中:Α为车辆后桥轴线处左车厢高度、Β为车辆后桥轴线处右车厢高度、C为车厢宽度。
由于本发明适合路面的车辆后桥布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车辆后桥中心设于车辆纵轴后端,车辆后桥轴线与车辆纵轴轴线的垂直方向成β角度布置,该β角度与车辆后桥轴转向角度一致并与轴转向角度相向设置。本后桥布置有效避免了车辆在上拱度路面直线行驶时,后桥产生轴转向引起车辆操纵稳定性变差的情况,保证了车辆的侧滑量符合国家标准,提高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传统车辆后桥布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适合路面的车辆后桥布置的示意图;
图3为车辆侧倾的示意图;
图4为车辆后桥布置β角度实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适合路面的车辆后桥布置包括车辆纵轴1和车辆后桥4,所述车辆后桥4中心设于所述车辆纵轴1后端,所述车辆后桥4轴线与所述车辆纵轴1轴线的垂直方向成β角度布置,所述β角度与车辆后桥4轴转向角度一致并与轴转向角度相向设置。
如图3所示,进一步,上述β角度的计算公式为:β=θ*dβ/dθ
式中:θ为当车辆受侧向力时车身产生的侧倾角度,dβ/dθ为侧倾转向系数。
进一步,上述车身的侧倾角度θ的计算公式为:θ=λ+α
式中:α为路面横向坡度,λ为车厢与地面夹角,
λ的计算公式为:λ=arctg(B-A)/C 其中:Α为车辆后桥轴线处左车厢高度、Β为车辆后桥轴线处右车厢高度、C为车厢宽度。A、B、C的数值均可通过实测得到。
根据车辆理论关于车辆侧倾转向的原理,当车辆受侧向力车身产生侧倾时,会在后桥上产生附加的绕垂直轴线(车辆纵轴)的转向角,该侧倾转向也称为轴转向。因此本车辆后桥布置中β角度的设置与车辆侧倾时轴转向一致且相向布置。在β角度的计算中,侧倾转向系数可以根据《侧倾转向及侧倾外倾转向系数计算与分析》(汽车科技增刊2008年2月)中查表获得,首先由侧倾角度查得车辆的侧向加速度,然后由相应的侧向加速度查到相应的侧倾转向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6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憎水烤制型复合硅酸盐瓦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LED灯结构